2020,后浪刷屏。这个时代似乎给予了后浪最多的赞赏与鼓励。但实际上,每一个前浪都是曾经的后浪。
“80后”可以说是最早作为专属名词登场的一代人,如今,这个具有年代符号的一代人已全面进入而立之年,并正在甚至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谁也无法预料,在新的年代,每个人、每个企业将面对怎样的命运起伏。唯一确定的是,只有跟得上时代步伐的人,才能立足于新年代的天地之间。
探索过、坚持过,也颓废过、迷失过,走在创业路上的“80后”顶住了这一切。
红星新闻推出一组“80后”创业者人物,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故事重新认识这个的时代。
去年年底,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一个熟悉的面孔再度出现——中国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以23亿元的身价跻身榜上。
▲吴丰礼
尽管许多人对富豪的财富积累更感兴趣,吴丰礼却更愿谈及创业的艰辛和不易。在和他交谈中,红星新闻记者感受不到成功者的“傲娇”和荣光,相反,真切感受到一份“如履薄冰”般追求蹄疾步稳的沉着冷静。
近年来,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而在中国智能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国产工业机器人正在加速崛起。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迈向工业强国蓝图,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工业机器人前景广阔
“我对‘后浪’是充满敬意的。”作为“80后”里最早一批创业者,1980年出生的吴丰礼,今年已正式迈入不惑之年。他告诉红星新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他从没有小看任何一代人。“我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我希望80后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与时俱进,因为人的真正年轻是状态、是姿态,跟年龄无关。”
一场特大洪水催生的全新抉择
从此敢于吃苦敢于挑战
1980年,吴丰礼出生于江西瑞昌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他的童年有着很多农村孩子共有的经历,比如种地、放牛,帮父母做家务活。
1998年夏,长江发生全流域型特大洪水,吴丰礼的家乡也受到影响。当时,还在上中专的他,也参加了老家的抗洪。人民解放军奋战一线抗洪救灾的行为,深深影响了他。抗洪结束之后,他决定报名参军。
吴丰礼个头不高,部队里很多新兵都来自北方,和他们相比,他的体能劣势很快突显出来。
看到自身的差距,但吴丰礼不服输。集体训练的时候,他积极投入;大家休息的时候,他单独留下来,继续训练。用强大的毅力克服身体的疲惫,他扛住了超乎想象的训练强度,最终以全优的成绩下到了连队。3年后,带着8个嘉奖和两次“优秀士兵”的荣誉称号,他光荣退伍。
▲健身中的吴丰礼
吴丰礼说,短短三年的军旅生涯,强化了自己敢于吃苦、敢于挑战的秉性,而这种秉性很快在工作中展现出优势。
2001年,21岁的吴丰礼入职广东深圳一家外企,从事自动化产品销售。跑业务期间,有时他为了一个客户,会等到第二天凌晨两点。他也曾在一天之内给同一个客户打13个电话,最迟的一个电话是凌晨两点半拨出。
从小处做起,肯吃苦耐劳,以诚信和周到的服务赢得客户认可。三年后,吴丰礼成为公司销售冠军,做到了当时该外企中方人员能做到的最高职位——营销科长,年收入超30万元。这在当时堪称高薪。
但是,在外企工作很容易碰到晋升天花板。2004年7月,吴丰礼选择辞职和朋友一起创业。两人凑了10万元创业金,并约定双方半年内均不拿工资。为省钱,他们只买了两张办公桌、一台电脑用于办公,休息则睡到行军床上。日常除油费、电话费外,公司几乎再无其他开销。
▲工作中的吴丰礼
那时的他们,主要做方案整合。即根据客户需求,哪里需要自动化设备,需要出方案、出流程图、装配图和3D图等,谈完价格后,他们派发给各供应商,全部外包后再整合。吴丰礼说,当时是轻资产运作,和当下的互联网思维有些类似。
这样坚持了整整八个月,公司终于开始盈利。
人口红利式微时
努力“让工业制造更美好”
创业过程中,吴丰礼把盈利所得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用于研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按他的说法,这是保持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一部分是分给核心员工,以提升核心员工的生活质量,解决企业发展的稳定问题;一部分则作为企业流动资金。
这些举措所带来的效果非常明显,公司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保持着年均45%的净利润增长。
▲拓斯达的工业机器人
2007年,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吴丰礼和合伙人决定重新组织投资,引进新合伙人,于是,有了现在的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斯达)。
重新注册公司后,吴丰礼依旧坚持把股份让给团队核心成员,因为“企业的核心思想是分享”。也因此,其团队很有凝聚力,“10多年过去了,核心成员几乎无一流失”。
吴丰礼说,到了今天,“拓斯达”已是国内机器人行业为数不多、可以实现全产业链整体全自动化输出的厂家,“我们就是要打造机器人的产业生态链,专注研发、产销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自动化集成应用方案。”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领域创业,吴丰礼表示,据他观察,中国人口红利期已逐渐过去,机器人的使用将有广阔前景。他说,中国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并向制造强国迈进。其中,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的制造业又非常发达,有较完善的产业链,“以前有句话叫‘东莞塞车,全球断货’,这是我选择在东莞创业的主要原因。”
▲出席2019年“东莞人才之夜”的吴丰礼
在吴丰礼看来,未来一定会有超级平台诞生,包括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服务平台。“硬件平台包括加工中心、注塑机和机器人,”吴丰礼说,工业机器人可以抗周期,所有与人相关的岗位都可以用工业机器人替代,“我们就是在往这条路上走”。
吴丰礼认为,使用机器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取代而取代,而是通过机器人的使用解放工人,使之能从事更多的软性服务工作,进而让人工的使用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
“在恶劣环境中,工人如果没日没夜、连轴转地加班,这不是工业文明的体现,”吴丰礼说,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应该让人们感受并享受的是,“让工业制造更美好”。
快的捷径是慢
公司使命超越赚钱目的
创业十多年,很多人从胡润榜上关注吴丰礼的财富,但他自己关注的是拓斯达的成长——
2014年,拓斯达被福布斯评为“中国非上市潜力企业百强”第30名;
2017年2月9日,拓斯达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截至2018年度,拓斯达获得了高工金球奖等多项荣誉。
▲拓斯达已进入提速发展期
随着公司迅速发展,有人建议吴丰礼顺势扩张,提速发展。有的则建议他抛弃制造业,转向更赚钱的房地产等领域。
对此,吴丰礼有些“固执”。他认为,企业发展,“稳比快好”。创业中,没人是天生赢家,凡事都希望从“术”上下功夫,想走捷径,而不愿在管理、基础技术、组织能力这些方面从底层做起的,那这家企业就很难走远。
而在这份拒绝的背后,吴丰礼还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公司的使命超越赚钱的商业目的。”
他说,如果只是把赚钱作为企业的使命,那么每个员工都会考虑自己如何赚钱,企业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偷懒、腐败……但如果把梦想当成目标,赚钱当成结果,那么这家企业才可能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吴丰礼坚持,公司的使命超越赚钱的商业目的
吴丰礼喜欢跑步,至今坚持每天跑步10公里,跟他经营理念中的“稳比快好”不谋而合。“只有把成长当成目标,你才是一个有战斗力的人,才可能做成可以持久发展的事业。”
“我始终清楚我们公司的愿景,”他再次强调,“就是让工业制造更美好。”
作为80后里最早一批创业者,1980年出生的吴丰礼今年将正式进入不惑之年,但他说,自己并不怕被当成“前浪”。
“我对‘后浪’是充满敬意的。”吴丰礼告诉红星新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他从没有小看任何一代人。“我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我希望80后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与时俱进。因为人的真正年轻是状态、是姿态,跟年龄无关。”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春 韦星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部分来自拓斯达官网
编辑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