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嘴郎牙榜第八辑,从菱窠到市井,退一步泡茶冲壳子,进一步夜宵配小酒

红星新闻 2020-06-12 17:48

从地铁7号线狮子山站下车,沿着劼人路向前,走到尽头再转向菱窠西路,一路分花拂柳,兜兜转转之下,“菱窠”到了。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93.png

“菱窠”是李劼人在成都居住了二十余年的故居。提到李劼人,大部分人熟知他是写过《死水微澜》的作家。但或许他们却不知道,所谓“菱窠”,意为“位于菱角堰旁的鸟虫巢穴”。

这里临近成都房地产市场炙手可热的攀成钢片区,却又与周遭环境独立开来。几株幽香的桂花树,一排青瓦小院将“菱窠”里外分割成两个不同的世界。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248.png

踏进门是中式风格的小院坝,各种灌木植株肆意生长,呈现出自然的状态与无限的活力。退出门,就是人声鼎沸、热气腾腾,仿佛穿越回了老成都市井街道的东门市井。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327.png

民国时期东大街赶集的场面、兴顺号杂货铺、补锅剃头的手艺人,还有“菜市坝”、“天回镇”、“水津街”等等地名……身处东门市井,仿佛能让人隔着时间的长河,与历史来一次亲切地对话,在人声鼎沸的叫卖声中,窥得一丝时光的尘埃落定。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441.png

“历劫易翻沧海水,浓春难谢碧桃花”——本周,让我们跟着《好吃嘴郎牙榜》探店的脚步,一起走进东门市井,走进《死水微澜》里所描绘的时代缩影,尝尝东门市井里的各色吃食,拥抱那个由市井烟火勾勒描绘的成都。

邓幺姑豆花

菱窠西路9号东门市井下沉广场

邓幺姑豆花,在我来看是对《死水微澜》的一次绝佳复刻。李劼人笔下的邓幺姑泼辣好强,能做一手好菜。而这家邓幺姑豆花借了邓幺姑的名号,做出的菜品味道自然不差。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645.png

整家店位于东门市井的下沉广场里,需要穿过长长的楼梯才能发现。豆花不必多说,自然是他们家的招牌,是那种去晚了就吃不到的存在。滑若凝脂的豆花盛在粗瓷碗里,显得更加白嫩诱人,配上特制的蘸水,两种不同的味道在口腔里拔河对抗,每一口都是丝滑饱满的享受,一人吃完一碗都不是问题。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783.png

豆花的质地很软糯,软糯到入口即化的地步,根本不需要咀嚼。豆子的浓香味在嘴巴里无孔不入,带有丝丝回甜,清甜不腻、爽口不粘,老成都的风情就由这样一碗豆花开始,在唇边舌尖荡漾。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873.png

除了豆花,他们家其他菜也值得尝试。每样菜的分量都是小小的一碗,价格也不算贵。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这家店开在下沉广场,如果想边晒太阳边吃饭,还可以结了账用筲箕端到楼上去吃。老板人也很亲切,一直说“随便端,就跟在屋头一样”。总的来说,烧白、剁椒茄子、凉拌凉粉等菜品,味道都算不错,服务和性价比都可以,是一个打尖吃饭的好地方。

几爷子江湖菜

菱窠西路9号

“几爷子”在成都话里,指的是几个大男人。当“几爷子”一起整了家江湖菜馆,很难不让人想到金庸笔下“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的霸气与豪迈。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1286.png

宽敞明亮的开放式厨房让整个烹饪过程变得肉眼可见,眼看食材在锅里翻滚起伏,听着菜籽油煎熬食材的声音,这种诱惑没有人能够抗拒。说起来,江湖菜是指相对于正宗菜而言的菜式,有特色、有风味,种类丰富,并不墨守成规。而几爷子江湖菜的菜品主打自贡派系,以自贡盐帮菜为灵魂,又在照顾成都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口味改良。

小南瓜烧美蛙是他们家的招牌菜之一,整道菜重油气却不油腻。美蛙被切成了小坨,打整得很干净,没得丝毫异味。大量的鲜椒和仔姜被用来调和味道,让每一寸蛙肉都吸收了其中的精华。再加上小南瓜的存在,让美蛙在鲜辣的同时多了点回甜。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1399.png

不得不说,小南瓜是整道菜里让人惊艳的存在。厨师的火候掌握地很好,让小南瓜处于恰到好处的口感,不耙也不硬,一抿就化了。南瓜与汤汁融为一体,却又不咸,轻轻一咬,里面的汁水就溢出。那种食材复合激发出的特殊的鲜香滋味,就在口腔里散发着田园般的气味。

VID_20200608_133506 00_00_01-00_00_03.gif

在几爷子江湖菜,你完全可以像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一样,开上一瓶顺品郎白酒,再点上几个用搪瓷盘盘装的鳝片黄喉和郡肝,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柔顺的白酒和辛辣的江湖菜在此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让人莫名其妙地产生一股“豪迈感”,仿佛饮完酒吃完菜之后,就要仗剑天涯、挥斥方遒。或许这就是我们身处的“江湖”,没有有刀光剑影、惊鸿游龙,却有无数双筷子的逡巡缠斗与大快朵颐。

VID_20200608_133152 00_00_03-00_00_04.gif

三可鲜弄鱼堂

菱窠西路9号副楼1号

成都吃河鲜的地方不少,每家店都有每家店的特色,这家三可鲜弄鱼堂在河鲜的烹饪上,则采用了雅安的口味,和我平时吃到的河鲜还是有不同的地方。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1808.png

我们这次点的是麻辣仔姜锅底,从锅底上来看就已经让人眼前一亮。大部分鱼火锅在锅底里都是用老姜调味,而他们家却是以仔姜打底。仔姜嫩气,又没有老姜辣,和酸菜一起的搭配,让锅底瞬间丰富了好几个层次。他们家的锅底,没有开火之前闻起来平平无奇,一旦煮开锅,仔姜和辣椒的香气就会一个劲儿地朝鼻子里面钻,形成让人心痒难耐的美味。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1969.png

既然是吃河鲜,主角肯定是各种鱼摆摆。三可鲜的河鲜种类很多,尤其推荐黄沙和牛尾巴鱼。黄沙鱼煮得恰到好处,肉质不老不柴,十分紧实。而且鱼肉里边的刺也很少,吃起来不用小心翼翼地吐刺。鱼肉吸饱了锅底的精华,又把汁水牢牢地锁在体内,吃起来颇有几分爆浆的感觉。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2098.png

每条鱼都是现点现杀,不同的鱼需要煮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所以店家会提醒你在点鱼的时候一次性点够,再根据你点的种类,把所有鱼按照不同时间煮好,一起端上桌,煮开锅、打好蘸碟之后就能享受美味。此时若再配上一盅顺品郎白酒,更是一种绝佳的风味。鱼肉的鲜美和白酒的醇厚,足以告慰生活的风尘。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2240.png

耍辣市井串串

菱窠西路9号东门市井内

在成都,不管其他的饮食有多妖艳儿,串串,永远是成都人对吃毫无头绪之时的归宿之一。不似火锅仪式感隆重,吃串串,吃的就是一个随意自在。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2330.png

这家耍辣市井串串,不管是一人独食,还是与朋友聚餐,都非常合适。尽管只是简单地吃顿串串,但别具一格的复古环境、店里店外的超浪漫艺术感让人无比熟稔,醇厚的锅底让人一闻就知道是小时候三轮车推着卖的那种。此时此刻,老成都的记忆瞬间喷涌而出。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2451.png

虽然是家串串店,但是这里也有小碗菜。代表成都特色的兔腰、兔肚、毛肚等等,全部被装在搪瓷盘里面,装得满满当当,光是看见鲜红的红油就让人食欲大增。趁热来上一口,满满都是资格的成都味道。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2545.png

至于串串,他们家是典型的冷锅串串,从选菜到打碟子全是自助的方式,可谓是丰俭由人。选好菜递后,服务员会贴心地把串串烫好,再放进锑锅里面端上来。菜品的种类非常丰富,荤菜尤其多,堪称“肉食者的天堂”。

VID_20200608_144623 00_00_06-00_00_08.gif

特别一提的是各种口味的牛肉,试想一下,大把鲜嫩的牛肉切成小块,裹上泡椒、香菜、折耳根等食材,在鲜香浓郁的汤汁中吸溜几圈再拿出来,油珠珠儿顺着纹理清晰的肉片滴滴滑落,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这是怎样的人间尤物?

一口锑锅、一把签签、一叠辣椒面和着花生面的沾碟……味觉不会骗人,耍辣市井串串用简单质朴的方式做出了老成都的味道,恰如昨日的街头饮食重现。

序列 01 00_00_00-00_00_30~2.gif

大妙火锅

菱窠西路9号1栋

就问一句,在成都,应该没有人没吃过大妙火锅吧?和大部分成都火锅选用牛油不同,大妙火锅用的是清油,吃起来味道却不逊色于牛油锅底。清油那股悠长淡雅的滋味被辣椒激发,形成了奇妙的口感,不似牛油锅底一般醇厚,口感清爽自然,不腻不燥,更能经得起反复的推敲与品尝。最重要的是,吃完了之后,浑身上下不会沾满火锅味!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3004.png

说起火锅,毛肚、鹅肠、牛肉是永远的“老三样”,也是最为经典的存在。而大妙火锅,更是把这三样菜做到了极致,把这些菜品拍照发到朋友圈,倍有牌面。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3079.png

每天从屠宰场新鲜送过来的毛肚处理得干干净净,在锅里滚一圈之后微微卷曲,却仍然柔软且富有弹性,带来口感上极大的满足;没有经过过多码味的雪花牛肉保留了食材本身的香气,细嫩却不失嚼劲儿;肥厚的鹅肠如同面条一般,挂在小木架上十分养眼,烫得刚刚好的鹅肠脆嫩无比,嚼着都能听见“咯吱咯吱”声音在耳中此起彼伏。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3232.png

不管是哪一种食材,当它们刚被煮好送入口中的第一刹那,香味并不会太浓烈,也不会辣得人眼泪鼻涕一起飞。反而是润泽缠绵的清油香味慢慢地包裹口腔,从舌尖缓缓地逼向大脑头皮层,细细回味之下才是悠长浓烈的辣意和食材本身的香味。可以说,当你在吃大妙火锅之时,经常在不经意间就让食材滑过喉咙吞入腹中。而你并不会懊恼,因为一种名为吃火锅的美好体验感已经充斥着你的四肢百骸,让你足够原谅当下里所有的波折和忧愁。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3432.png

逛完整个东门市井,你会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建筑群特别有意思。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3468.png

现代材料与传统青砖、木材的拼接,还有各种浮雕艺术墙与民间传统十八艺的雕塑,在“进与退”、“虚与实”之间,将老成都的文化故事和风土人情娓娓道来。无论是小楼公馆,还是凉亭水榭,一砖一瓦之间,都氤氲着历史的年轮,又好似在讲述着“邓幺姑”和“罗歪嘴”的世故人情与爱恨缠绵。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3605.png

或许东门市井的最好打开方式,就是吃饱一顿江湖菜之后,泡一杯三花,摇一把蒲扇在手,半坐半躺进竹椅里,看桃花流水去,听蝉鸣逐风来。沸腾的滚水,茶叶的清香,连同着东门市井的街边风景一起,烹煮出了老成都的味道。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3711.png

暮色中的凉风拨弄着暗淡的轻云,夏日发出清脆的声响,老成都的韵味,在一桌桌丰俭由人、爱恨随心的冷淡杯里,被无限拉长与放大。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3776.png

“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夜晚的东门市井被灯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喧嚣的人声暂时冲淡了历史的沧桑。也罢,在这里且先消受片刻的欢愉,来日方长,不必慌张。

PS:东门市井目前还有福利派送:游客单桌4名男性以上的,即可获得顺品郎提供的蓝顺280一瓶和冰红茶两瓶的混饮券,每日限12桌。

做个预告:下一周,由顺品郎独家冠名的《好吃嘴郎牙榜》的脚步将要去往西门,在四威北路重新发现曾经被人忽略的美味。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3985.png

美食配美酒,越嗨越抖擞!为了让更多好吃嘴们享受美食与美酒带来的双重惊喜,郎酒特推出“喝大瓶赢小瓶”活动,赶紧扫描上方二维码来参加吧!

好吃嘴郎牙榜 东门市井405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