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小学生缪可馨坠亡事件,日前终于出了调查结果。
据红星新闻报道,调查组经过调查认定,袁某美曾经打骂学生、收家长红包、违规举办作文补习班等问题均属实。但没有证据显示在当日的作文课堂上,袁某美存在打骂、责罚缪某某的言行。之前家长质疑缪某某没有报袁某美的补习班,遭到了袁某美的打击报复,调查组认为缺乏证据支撑。调查组无法就缪某某自己翻越栏杆坠楼原因得出结论。
也就是说,目前看来,谁对缪可馨的死亡负有直接责任恐怕很难说,但最终承受她离去带来的巨大伤痛的,主要是她的家庭。
虽然时至今日,围绕缪可馨当日的“最后一课”仍有诸多猜想,但笔者认为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是可信的,毕竟如果让诸多部门为一个基层违规教师背书,缺乏这种动力。不过,当地甚至全国的教育单位,都应该带着这种猜想去反求诸己,如果真正把教师行为守则落到实处,这样的猜想会少得多。还有人继续探讨缪可馨的作文,但这不是一个真问题。毕竟作文本身的确有修改空间,作文作为一种基础教育,修改甚至重写的经历很多学生都有,而且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框架内进行规范式操练,也无可厚非。
在这些讨论或者争论之外,缪可馨的离去应该让我们有更深、更远的反思:如何呵护那些还不够强大的灵魂?如何守护那些脆弱的生命?而且,这一追问不应仅仅停留在感叹号,而应进入实操的层面。
就像童年不良经历研究领域科学家哈里斯博士在《深井效应》一书中所说:大多数孩子,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足够聪明和坚强。与缪可馨事件几乎同时发生的,还有一名大二学生作弊被发现而跳楼的事件。另外,因为家长不让上网而绝食,因为手机被没收而跳楼,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
他们对未来本可以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却因一念之差走入人生的死胡同,让亲人痛断肝肠。这种时候,各种教育理论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是一脸阳光,内心就没有阴影,不是左呵右护,就能一路风顺。所以,孩子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一定要早日防备那根压死骆驼的稻草,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用底线思维去理性估算孩子成长将要面对的各种风险,并尽力交给他应对的办法。
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可能有一天也会面临霸凌、性侵等种种丑恶的东西;可能有一天也会遭遇满满的恶意,被冤枉、被所有人怀疑;可能有一天会因为情绪的极端激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此时,万万要缓一缓,等一等,等最初的十秒过去。
约20年前,呼市一名14岁的少年凯钦,因为往语文老师身上甩了墨水被要求请家长而自缢身亡。据当时媒体报道,凯钦的班主任曾万分伤痛地感叹:“凯钦啊,你吓吓我们不就得了?你可以离家出走,你出去走一转回来不就什么都结了?或者你吃点药吓唬吓唬我们得了,好歹也能救过来。”这种说法听起来不仅无奈,好像还有些无能,甚至给人不良示范的感觉,但换个角度想,在生命面前,方法是不需要计较的。等一等,缓一缓,未尝不是生与死之间的缓冲,也许等一等,缓一缓,转角就出现了。
相对于当下盛行的鼓励教育,底线思维可能看上去不那么美,但却管用,能更紧扎牢守护孩子的篱笆,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能够有更多回旋余地,在前行时多一分从容。
“钟美美”的妈妈,就是一个运用底线思维守护孩子的典型案例。前不久,13岁的“钟美美”霸屏。众人都叫着,“放开那个钟美美”,“让钟美美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但他的妈妈却毫不犹豫地将儿子正火的模仿秀视频隐藏了起来,而且还坚决拒绝了经纪公司的百万签约。这就是底线思维的运用。别人都看到“钟美美”的流量,她却怕儿子被良莠不齐的评论留言影响,别人都盛赞“钟美美”的天赋,她却怕那一点点天赋不足以支撑儿子走得长远。只有真正爱你的人,才会这样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才会从底线思维出发,去预判各种不乐观的前景并加以预防。
缪可馨走了,让人痛心。面对那些潜在的缪可馨,也许,多一分底线思维,就能少一点痛心。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刘拂去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