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水务局获悉,通过前期会商分析,预计2020年汛期(5-9月)期间,成都市汛期总降水量将达到825mm,较常年同期均值762mm偏多1成,强对流天气较常年偏多、偏重,极端性更强。汛期强降水将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中旬至下旬、9月上中旬三个时间点。预计有区域性暴雨5至8次,并伴有1至2次区域性洪涝。
面对即将到来的防汛“考试”,成都如何“备考”?
做好准备工作
投入4951人次,排查防汛重点部位3370处
据了解,前期成都已做好各项防汛备汛工作。其中包括对于全市249座水库,设置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对于1408个山洪危险区,设置行政、监测巡查、预警转移“三类责任人”,并将各区(市)县防汛抗旱责任人和重要江河、水库、山洪危险区责任人名单进行了公示。
在强化基础保障方面。截至目前,成都已疏掏雨污水管道5600余公里,清淤4.8万余方;排查险工险段150处、低洼易淹区109处;累计储备防汛抢险物资和设施设备总价值约1.89亿元;组建抢险队伍2300余支6万余人;针对2019年汛期发生的34处内涝积水点位,及时下达整改任务,指导督促各地完成整改;针对江河堤防损毁情况,会同相关区(市)县及时制定了75处长约27千米的市管河道水毁堤防修复计划。
同时,成都累计投入排查队伍565支,共计4951人次,排查防汛重点部位3370处,发现隐患669处,目前已完成整改642处,正在整改27处。
聚焦防御重点
建立隐患台账,定期巡查检查
据介绍,成都还将聚焦重点区域、重要目标、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抓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
在聚焦薄弱环节方面,成都将对前期发现的度汛隐患,及时建立隐患台账。定期对山洪危险区、江河险工险段、沿河城镇(村庄)、低洼区域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巡查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采取“发点球”方式,督促责任单位切实整改到位。同时采取实地暗访、突访督查、不定期抽查、定期通报等多种方式,督促各级各类人员履职尽责。
在水库安全度汛方面,严格执行水库、水电站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和度汛方案,加强汛限水位监测管控,全面落实防洪安全责任;加强李家岩水库、盘龙寺拦河闸等重大在建水利工程和病险水库的监测监控和日常巡查管理,确保重点水利工程度汛安全。
在山洪灾害防御方面,结合区划调整,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加强镇村组基层防汛组织和群防群测体系建设,压紧压实“三类责任人”工作责任;强化山洪灾害隐患点位排查评估和动态管理,明确预防预警程序和信号,完善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机制,确保信息传递无盲区、无死角;持续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宣传,加强应急转移演练,切实提升群众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内涝防治方面,加强城区危旧房、低洼棚户区、下穿隧道、地铁、地下车库等重要部位的预警防范,做好人员集中区域汛情警示预告。积极落实防汛排涝供电、治安、交通等保障措施,加强重点积水区、重要防涝区域的防汛物资储备和抢险力量准备。
此外,今年高考推迟到7月上旬,时至成都防汛“七上八下”关键时段,针对高考期间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灾害风险,成都将完善应急措施,全力做好高考期间的防汛保安保障工作。此外,成都高度关注沿山地区和旅游景区休闲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流动人群的管控工作,一旦发出预警天气信息,将果断关闭景区场所,及时组织人员转移,坚决防止发生群死、群伤事件。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邓文博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