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举行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规划出台
央视一天四次播报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聚焦
财经类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
未来
成都在科创方面如何发力?
↓↓↓
成都加强科创能力“18条”发布
6月4日,央视新闻频道《午夜新闻》、央视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朝闻天下》两个时段、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先后4次播报《四川成都 加强科创能力18条政策措施发布》。
高标准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 ,聚焦城市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需求、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等来蓉创设特色学院,科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可到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等专职、兼职,推动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财政科技投入3年内翻一番。
6月3日,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现场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提升科技创新环境、激励人才创新等多方面给出18条政策措施,推动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助推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一座城市的创新基因图谱
6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倒头条转版刊发《跨越千年向未来:一座城市的创新基因图谱》。
“人才新政”赋能西部创新发展
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
↓↓↓
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报道
科技“加持”,激活成都文化新动能

↑采用全球先进新媒体视听数字技术的“达芬奇IN成都”光影艺术体验展 新华社记者 刘坤摄
这些正在成都流行的前沿艺术呈现方式,正是成都文化与科技逐渐融合,文化科技产业加速发展的体现。近年来,成都市先后编制《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成都市促进西部文创中心建设若干政策》,明确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成都未来将迸发出
更大的科技创新活力
记者了解到,在具体政策出台前,成都对企业、科研院校、机构、创业团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研。“18条”涵盖范围广、层次分明,为成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大支撑。

实践证明
在科技创新领域
成都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2019年,成都增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36家,总数突破4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突破9300亿元,同比增长11%;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成都独角兽企业实现了从0到6的突破。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规划出台

↑成都科学城 图据 IC photo

相关报道>>
●打造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范锐平今天在科技创新大会发表主旨演讲,释放了一大波政策利好
●首度披露!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开始征求意见了……
成都发布 黎孟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等
封面图据东方 IC
成都发布编辑 | 孟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