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青青,蓝天白云……6月3日,参加全省抓项目促投资现场会代表来到乐山,晶科能源的“绿色工厂”让人耳目一新。
乐山是传统的晶硅生产地,近两年来,其“硅谷”之名加了个前缀——绿色。从“硅谷”到“绿色硅谷”,为什么要变?如何变?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介绍了“两招”。
第一招:使用绿色能源。乐山水电资源丰富,2019年,被正式确定为全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探索改善“弃水”现象。借电力体制改革的东风,乐山通过电力优惠大力引产,推动全产业综合用电成本降低18个百分点,帮助企业节省了很大成本,包括已经落地的永祥新能源等晶硅生产企业。
第二招:生产绿色产品。用电在多晶硅生产成本中要占40%,多晶硅的下游是电池片,利用太阳能发电,本质上也是绿色制造企业。而且,乐山是传统的晶硅生产地,通威等多晶硅企业最早在乐山五通桥区发展。
天时、地利之下,乐山积极发力,在五通桥规划了26.6平方公里的光伏产业园,现已建成6平方公里,投入基础设施50多亿元。“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2019年,乐山引入了投资150亿元的晶科25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60亿元的保利协鑫6万吨多晶硅基地等。
目前,乐山高纯晶硅进入全球行业第一军团,产能全球前三,全球光伏企业10强已有3家落户,形成了完整的从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子信息的产业链。
“乐山打造中国绿色硅谷,把新型绿色能源作为支柱产业,催生了多晶硅产业集群。”张彤说,乐山正在打造千亿晶硅产业集群,并将把晶硅产业链向高端和产业链侧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