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举行。会上提出成都要构建以新经济为主动能的新优势。此外,推动新经济培育发展方面,全会提出,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经济发展。那么,成都接下来将在哪些方面如何加快推进新经济发展和新动能培育?
7月17日下午,中共成都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召开“解读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对于成都在新经济发展领域的下一步谋划,成都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卢铁城进行了详细解读。
“目前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活力指数、竞争力以及新职业人群数量等排名均位于全国前列、领跑新一线城市”,卢铁城表示,这次全会,成都市委提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以新经济为主动能的新优势,对新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他看来,这是推动城市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向动力源的“辐射效应”转变的必要支撑手段。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新经济,能够很大程度上让成都摆脱产业从国外到国内、从沿海到内地进行梯度转移的“宿命”,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努力实现由跟跑承接到创新领跑的角色转变,“能推动成都加快迈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
那么,下一步成都将如何以新经济新动能构筑城市发展新优势?
卢铁城表示,要加速新基建。依托工业互联网、智慧物联网、公共服务网、社会治理网和产业生态圈,立足科技和产业需求实施一批基础网络、数据基地、智慧应用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键引领性项目,为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打下基础。
要营造新场景。深化供场景给机会行动,成都将面向社会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和1000个新产品,完善“城市机会清单+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创新应用实验室”机制,为新经济企业释放更多城市发展机会。
要培育新主体。成都将实施新经济项目招引攻坚行动,深化新经济“双百工程”和梯度培育计划,拓展新经济企业海外行行动,以城市的整体力量与头部企业的平台力量深度合作,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支撑作用的平台型新经济龙头企业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新经济IP企业,鼓励新经济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支持新经济企业做大作强,推动新经济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在成都集聚,以新经济企业爆发式增长激活城市未来竞争能力。
还要发展新产业。据卢铁城表示,成都将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支持新经济企业赋能传统产业,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现代供应链+、清洁能源+新经济产业发展,打造16个新经济优势赛道,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记者了解到,这16个新经济优势赛道包括无人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集成电路、网络游戏、新型显示、卫星及其应用、互联网平台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兴软件开发、生物制药、高端医疗设备、5G、区块链、清洁能源、供应链。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实习生 肖皓月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