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是7月10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讨论的主题。在此次全会上,《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被审议通过。
7月13日上午11点,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解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张道平;四川省商务厅厅长刘欣;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副主任古智猛;四川省西部开发办(攀西办)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长金;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田云辉出席会议,并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进行了解读。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这与四川省委提出的“一干多支”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又该怎样统筹推进?
对此,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副主任古智猛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字号”战略,其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发展支撑力前所未有。围绕这一国家战略,将加快推出一批重大政策、建设一批重大平台、落地一批重大项目,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省委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古智猛表示,“一干多支”作为省级层面的区域战略,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战略目标上高度契合、内在要求上高度统一、发展路径上高度一致。
在他看来,统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关键要做到“三个统一”。
第一,持续提升成都发展能级,把做强主干功能与发挥极核作用统一起来。
他表示,成都既是全省经济发展“主干”,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极核。此次全会对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两区一城”建设、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升门户枢纽地位“四件大事”作出系统部署,着力推动成都实现空间格局之变、发展方式之变、城市能级之变。这既有利于增强成都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促进成都和重庆相向发展。
第二,着力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把培育全省经济副中心与打造成渝地区发展次极核统一起来。
在他看来,无论是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还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都需要一批具有较强支撑力和带动力的区域中心城市,推动整个区域发展实现“水涨船高”。
第三,加快做优重要节点城市,把促进干支联动与强化功能协作统一起来。
古智猛表示,四川省内重要节点城市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是“多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更大空间尺度看,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会提出,各重要节点城市要立足自身定位和比较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与成渝双核的功能协作。
古智猛表示,对于位于重要交通干线和流域的沿线城市,主要是强化通道功能协作,协同发展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轴带支撑;
具备产业发展基础和协作条件的城市,主要是强化产业功能协作,携手共建上下成链、左右配套、优势互补、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处于生态功能区的市(州),主要是强化生态功能协作,发展生态经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与重庆毗邻的地区,还要用好融合发展的地利之便,携手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区、示范区和协同区,为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