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通动力成都公司:科技防疫、助力复工复产 未来将在郫都区建设新基地

红星新闻 2020-07-03 12:34

6月下旬,郫都区举行了标准厂房全球招商推介会。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软通动力)等11个行业重点企业项目入驻郫都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作为行业知名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公司2001年成立于北京,目前公司在全球43个城市设有100多个分支机构29个全球交付中心,员工总数超过60000 人。软通动力成都分公司成立于2012年,经过近十年发展,目前公司在成都市郫都区、武侯区和高新区均建立了交付中心,员工规模超过4000人,其中,2500人主要集中在郫都区。“因业务需求,我们正在郫都区注册一家全资子公司,在菁蓉湖周边,将会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基地,未来预计有3500人左右会在郫都区办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软通动力)成都城市总经理杨克宇介绍。

24小时大数据统计分析

为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软通动力长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服务,包括数字化转型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云与IT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和数字化运营服务等;在10 余个重要行业服务超过1000家国内外客户,其中超过200家客户为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

新冠疫情爆发后,软通动力不仅立即组织为武汉捐款1000万元,积极协调公司海外分支机构进行相关物资采购,还凭借杰出的数字化服务能力保障了重要客户的业务连续性,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

图片1.png

据介绍,1月24日14点,软通动力中国移动集团大数据项目组接到了客户的紧急需求,要求立即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特定地区人员流动性数据的跟踪。接到任务后,软通动力项目团队迅速完成集结,由解决方案专家、开发组专家带队的六人防疫专项小组,协助客户开始了24小时不间断的大数据统计分析。经过团队成员彻夜不眠的工作,从需求分析、数据建模、代码开发,到不间断数据统计分析、网络保障等一系列完整的部署。该项目分析处理人员流动分布情况,及时、高效的为疫情防控提供相应数据支持。

研发智能机器人、红外测温

用科技助力抗疫、防疫

如何减少人员因接触而感染病毒的几率?软通动力以数字技术替代人工方式,推出多款抗疫产品,为防止企业复工等导致的疫情蔓延扩散,实现智能防疫、科技防疫。

图片2.png

例如,软通动力推出疫控精灵,基于AI+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车站进出人群进行体温自动检测,实时监测多人流动态场景,并对体温超出阈值的人员,自动实时语音报警,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溯源保障。“之前,客运站内采用人工测温枪进行测温,平均每人测温时间达10秒。疫控精灵通过红外测温和摄像,并结合AI算法,将测温时间提升到1秒,同时支持3-5人测温,极大地提升了测温效率,实现真正的无感通行。”

软通动力相关负责人表示,软通动力将着力在全国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作用价值,实现科学防控防疫、及时有序推动正常复工。

成都分公司

未来将在郫都区建基地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软通动力成都公司主要为华为、蚂蚁金服、腾讯等重大客户提供一流软件服务和数字运营服务。同时,软通动力成都公司在业务创新方面,与华为等深入合作,致力于应用前沿技术与服务,为众多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务。

图片3.png

杨克宇介绍,成都公司围绕公司重大客户事业群五大战略方向,重点以“三大解决方案五项服务能力十个主打产品”进行产品能力规划建设。他说,其研发的产品在产业园区、教育、政务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内都有运用。

作为一家研发型的公司,软通动力在人力结构上就显示出其特色。“我们95%以上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目前公司已经获得知识产权近千个”。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培训方面,软通动力全资子公司软通大学近期已通过华为HALP认证培训伙伴授权。通过拓展合作院校,推广人才培养,为软通及ICT行业培养鲲鹏人才。“通过实习实训、教材研发、师资培训、实验室共建等模式,目前,软通动力已完成鲲鹏实训交付1000+学生。软通动力成都公司,也加入了这项业务中”。

据他介绍,目前公司因为业务发展需要,将在郫都区新建一个新的基地,未来将容纳3500位员工会在郫都区办公。同时,该公司也将基于云智能、数字化咨询、AIOT技术应用、数字化系统集成服务,结合自研的多种产品解决方案及人才培训培养服务,为更多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助力国家新基建战略实行。

图片4.png

微信图片_20200703123513.jpg

红星新闻记者 刘宇 龚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