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蒲阳河边,蜿蜒的绿道两侧,河流与山川交相呼应,犹如一幅铺陈开来的美丽画卷。绿道上,人们正散步锻炼,脚步里透着悠闲;不断推进的林盘绿道、特色街区建设,为构建遗产观光、地域消费体验营造了场景;问花村乡村郊野型等3个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启动;石羊七里村村委会等7处驿站建设的完成;30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的启动;“七里诗乡”“灌区映像”“川西音乐林盘”3个示范林盘的建成……都江堰市以更优越的生态环境,更宜居的生活品质,将直接带动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的业蓬勃发展,并用时间给予的韵味生动诉说着这座文化古城的隽永。
一向以山水景致闻名于世的都江堰市,正坚定不移地贯彻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探索一条更为绿色、开放的发展之路,着力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把良好的生态本底和资源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最大竞争力。作为“三遗”之城的都江堰市,也将坚定不移贯彻“西控”战略,全力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宜居城市标杆,努力建设“天府会客厅、成渝后花园”。
坚持“生活空间+生态价值” 促生态价值转化
夏日的白天,俯瞰都江堰市走马河绿道,碧水映蓝天,鲜花衬绿植,步道上设计的几何图案为城市增添了一抹动感。夏日的傍晚,一路伴着走马河漫步,清凉的河风拂面而过,瞬间让炎夏失去了温度,令人倍感清爽。绿道上每隔数百米便有行人在凉亭休憩,增设的健身器材吸引了许多运动达人,追逐风筝的孩童在草坪里嬉笑打闹……走马河绿道打造了一个“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营造出一种临水而居的绿道生活模式。而这只是都江堰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开展公园城市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的缩影。
同时,“诗乡七坊”的建成,“又竹堂”等研学旅游载体的打造,“灌区映像”林盘景区植入“蓝城文创”、萤里馆等文创元素的打造,“聚源竹雕”、灌区文化陈列馆的建成,成都中医药大学、“肖小儿”等名医进林盘的引入……使绿道林盘成为催生旅游商贸的“引爆点”,将资源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资产,不仅释放了乡村的活力,更促进了全市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都江堰市还将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为契机,以升级旅游消费为动力,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路径,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努力在“西控”区域率先打通“两山”转换通道。坚持“生活空间+生态价值”,高效利用空间资源。严格空间管控和生态治理,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遗产地、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监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深化城市中轴线、天际线、水岸线城市设计,梯次实施11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建设,开展城区零星地块“微场景”打造,年内建成3个公园城市示范片、20公里绿道,新增科技型、商务型等A级精品林盘4个。探索建设青城山区域中心医院,加强城镇基础配套,推动青城山镇“独立成市”。
坚持“全域旅游+全时消费” 构建大旅游产业生态圈
都江堰市坚定“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壮大绿色产业能级。设立了青城山旅游装备、李冰文化创意旅游、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3个产业功能区。全力构建“青城山景区+奥特莱斯购物公园”“融创文旅城+熊猫之都”“灌县古城+旅游特色街区”三大主力商圈。依托融创文旅城,办好国际精英滑雪赛、国际熊猫艺术文创周、雪地电音节、中国室内滑雪高峰论坛等活动,年底前融创mall、国际会议中心、酒吧街等六大业态全面开业。精心培育夜游都江堰、夜游外江、夜游青城山三大夜间产品,年底前推出滨江水幕光影秀、青城•蜀秀精品演艺,让游客多留一晚。
繁荣林盘经济,培育文化民宿、音乐演绎等10余种新兴业态,研发出诗乡米酒、稻草编艺等12种精深加工农产品和文创产品。构建顶级商圈,创新消费体念,丰富消费模式,发挥水文化产业、山文化产业、遗产文化产业优势,带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都江堰市主要负责人表示,旅游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增长引擎、绿色引擎、开放引擎,特别是全市旅游产业必将大有可为。都江堰也将坚持“全域旅游+全时消费”,加快建设“青城山景区+奥特莱斯购物公园”“融创文旅城+熊猫之都”“灌县古城+旅游特色街区”三大主力商圈,精心培育夜游都江堰、夜游外江、夜游青城山三大“月光产品”,对标日本奈良、东京都提升乡村旅游水平,努力为做强成都旅游极核作出都江堰贡献。
坚持“资源集成+政策创新” 争当城乡融合示范
三年来,“西控”作为都江堰鲜活城市基因的催化剂、彰显城市价值的倍增器,这一体会深深地印刻在都江堰市领导班子的心中。接下来,都江堰市也将进一步完善功能区管理体制,深化区镇(街)合一管理试点、制定职责任务、赋权赋能“两张清单”,增强功能区引商聚人能力。集中力量抓好产业功能区起步核心区建设,实施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李冰文创产业功能区二次开发、片区开发,抓好旅游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乡村产业研发中心、锐丰特色商品体验中心、海康威视·智慧旅游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功能性平台和未来场景实验室建设,确保华西五粮液国际医养管理中心、东软大健康科技园如期动工。抓住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建设机遇,争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先行先试,努力在农村资源和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上率先突破。
同时,坚持“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凸显重大项目带动作用。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梳理具有运营价值的闲置房产、土地资源、特许经营权、一般经营权等分批向都江堰投资发展集团赋权赋能,力争到2021年,将都江堰投资发展集团打造成为总资产不低于700亿元、主体评级达到AA+的现代企业集团。围绕文旅医养主导产业扎实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项目招引攻坚行动,聚焦三大产业功能区“两图一表”和六类500强企业招大引强,加快总投资1015亿元的“西控”机会清单落地落实。以项目工作实效开创“西控”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目标既定,站在新的起点,都江堰市正全速前进,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红星新闻记者 董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