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第四极”?成都市政协副主席甘华田:成渝桂合力,构建面向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圈

红星新闻 2020-07-15 20:44
进入
双城经济圈
阅读更多内容

7月15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发挥整体优势,共同推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打造我国经济发展“第四极”。

成渝地区打造经济发展“第四极”,未来该如何做?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成都市委会主委甘华田认为,将成渝地区打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第四极”,不仅仅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向发展,还有很多可为。

甘华田表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个经济圈都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沿海,有出海通道。因此,他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第四极’,就要‘跳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南发展,积极构建面向东南亚的成渝桂经济合作圈。”

具体而言,即与南宁加强对接和通联,打通出海口,提前谋划“借船出海”,以弥补成都、重庆外向通道的海上短板。

为什么是南宁?甘华田认为,南宁地处我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通过南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东南亚经济圈,将更有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更大空间范围上配置资源要素和开拓市场。

如何构建面向东南亚开放型的成渝桂经济圈?甘华田强调,顶层设计是基础。“完善相关合作机制和渠道,搭建好合作交流平台,共建经贸合作区,打造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最终形成有影响力的城市群、产业带。”

此外,甘华田表示,完善便捷的交通运输是构建成渝桂经济圈的前提条件。他提出,应加快建设和完善成都—重庆—南宁,及包括河内、曼谷、吉隆坡等在内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以沿线重点城市和跨境合作为依托,吸引产业、物流、专业市场的集聚,以点带面,发展通道经济,逐步形成贯通包括整个中南半岛在内的东南亚经济走廊。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彭祥萍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