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虫可以毁了一片森林!有害生物预报你听说过吗?

红星新闻 2020-07-21 18:50
进入
蓉知事
阅读更多内容

天气预报天天听

有害生物预报你知道吗?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样一则预报

近日,四川省发布了2020年下半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报:预计四川全省下半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00万亩,同比基本持平;主要危害种类为松材线虫病、云杉病害、蜀柏毒蛾、长足大竹象……

看到这,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有害生物如何预测?如何能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其预测、防治和普通市民有关系吗?7月17日,红星新闻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四川省林草局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有关负责人。

如何监测

虫卵比一颗米还小,主要靠人工巡查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调查,在部分重点地方用无人机、虫情测报灯进行监测。”该负责人介绍说。每年监测人员会根据树种的分布、天气因素以及有害生物的生活习性规律,规划实地调查路线进行抽样调查,估算虫口密度。

四川在一些重点区域布局设置了90个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对全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监测。以本土害虫蜀柏毒蛾为例,监测人员分别会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和六七月份对蜀柏毒蛾的卵、幼虫进行调查,并对发生区域和发生程度进行评估。

但蜀柏毒蛾的虫卵不到一颗米大小,专业人员也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到。该虫专门啃食柏树叶,数量多的时候整棵树的叶片都可能被吃光,只留下光秃秃的枝条,如遇干旱天气,可引起成片柏树枯死。在幼虫暴食期前,防治效果最好。该负责人表示,除人工调查外,已经研发出了智能虫情测报灯等高科技设备,可以部分取代人工调查,但还存在一定局限性。

▲蜀柏毒蛾幼虫

如何控制?

并非完全消灭 以控制不成灾为主

本土物种蜀柏毒蛾目前所做监测及防治,主要都是以控制为主,而不是消灭,也不可能彻底消灭。如果没有预测防控,像蜀柏毒蛾五年一个小周期,十年一个大周期暴发成灾,到时候再防治就来不及了。

“这些害虫对于植物来说是有害的,但其在对应的生物链中又是有益的。”该负责人解释说,人们不应该把一种害虫完全消灭掉,因为对于整个自然生物链而言,这些害虫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真的将其完全消灭,可能会引起其他的问题,所以目前的防控就是将其控制在经济阈值范围内,做到“有虫不成灾,青山依旧在”。

但对外来有害生物,譬如:松材线虫,一旦发现就要及时根除。因其引发的松材线虫病被业内称作“松树癌症”和“瘟疫”,一旦发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治。就目前的监测技术,只有在松树出现症状才可能发现。如果做抽样检测,首先要把松树切成火柴棍大小,再浸泡数小时,最后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而发现后的处理方法基本上也是以砍伐病死树为主,并对其进行粉碎、削片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防控的难度非常大、成本高,对松林资源的威胁极大。

目前,有机构正在尝试用光谱仪监测松材线虫病发病前期症状,如果成功了,预防松材线虫病的压力会小很多。

▲飞机防治

防治手段

以“虫”治虫 无公害防治

相比预测,无公害防控灭虫措施已经在科技上大步向前。该负责人介绍说,除了应用像苦参碱、烟碱等从植物中提取的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外,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以毒攻毒”防治措施。从害虫种群中分离提取病毒进行扩繁,再将扩繁的病毒投入林间,使其传染给更多害虫。这样做的好处是,病毒只对某种目标害虫有效,而不会伤害其他动植物。还有使用白僵菌、肿腿蜂等生物措施防治害虫,达到以菌(虫)治虫目的。

另外,利用害虫成虫趋光的特性,用灯光诱杀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除了针对害虫本身,控制害虫传播的媒介也很重要。松材线虫很厉害,但其本身传播能力有限。但因为了有了“专机”松墨天牛,其活动范围大大增加,“一架‘专机’可搭载几十万的松材线虫”。通过松墨天牛啃食树皮,松材线虫趁机侵入树木内部。

“松墨天牛的自然活动半径大概数十米到数百米,传播能力相对来说并不是太大,而更大范围的传播其实是人为因素。”该负责人表示,人为调运已经感染松材线虫的疫木进行远距离运输是传播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有光电缆中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当外界条件适宜时,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飞出,将松材线虫病投放到健康松林,从而造成疫情发生。

防治,人人有责

也正是因为这样,其实这些有害生物灾害离我们并不远。该负责人表示,全民防治从了解开始,正在尝试面向公众有奖举报。发现问题也并没有那么难,像感染松材线虫的树木会逐渐枯萎,最后变成红褐色;大家去山林里面玩,看到有遗弃的电缆盘,树叶被有害生物大片啃食等,都可以报告当地林业部门。大自然呵护着所有人,同样也需要所有人的呵护。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编辑 官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