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学习小组质问“变味的茅台”,白酒股大跳水,茅台或面临价值重估

红星新闻 2020-07-16 13:25

7月16日,贵州茅台(600519)早盘低开,开盘后迅速走弱,盘中跌幅逾6%。截至红星资本局发稿,贵州茅台跌幅4.86%,报1667元/股,上午成交额已超100亿元。

消息面上,7月15日晚间,人民日报旗下新媒体平台《学习小组》发表文章《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文章指出,从大老虎到小苍蝇,茅台酒频频现身,成为官场腐败的“硬通货”。

有专家认为,人民日报学习小组的批评,也引发茅台价值重估的疑问,贵州茅台股价顺势大跌,并导致白酒股全面跳水。截至上午收盘五粮液跌5.31%、泸州老窖跌5.81%,洋河股份跌6.59%,迎驾贡酒跌7.44%,舍得酒业跌8.23%,水井坊跌8.97%。

贵州茅台股价大跌

茅台被批腐败“硬通货”

“学习小组”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新媒体,凭借及时的信息传递、精准的政策解读,成为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学习党中央精神、关心中国改革发展人士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在海内外拥有广泛影响力。

人民日报学习小组严肃指出,茅台酒凭什么成为官场腐败硬通货?一是喝茅台有面子。在过去不良风气影响下,喝茅台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二是藏茅台有价值。从原来的数百元,一路攀升到数千元,茅台似乎摆脱了消费品的身份,成了理财产品;三是送茅台有位子。喝的不买、买的不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人民日报旗下学习小组质问“变味的茅台

文章说,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腐的。无论是贵州茅台、西藏虫草、新疆和田玉,还是其他名贵特产,都要让商品价值回归市场,不再成为权力的供品,这也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另一个著名新媒体“侠客岛”也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其他多家权威媒体也纷纷予以转载。

茅台上市以来涨幅达298倍

贵州茅台于2001年7月31日在A股上市,至今已有19年。红星资本局复权处理后发现,其股价累计已经上涨298倍,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5%,近5年的年化收益率更是达到50%,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牛股,总市值也突破2万亿元稳居A股第一。

同时,贵州茅台也以罕见的高毛利率著称,财务数据显示“茅台酒(产品)”的毛利率高达93.78%。这也意味着茅台酒所有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料、人工、水电等成本只有60多元。而茅台酒的出厂价为969元,官方指导价为1499元,但还是一瓶难求,终端市场的零售价则卖到了2000多元,这也催生了无数囤积居奇的商人,以及倒卖茅台为生的黄牛。

面对人民日报学习小组对茅台的批评,茅台铁粉、私募大佬但斌在个人微博中表示:“酒本无罪,人之过也。无论是贵州茅台,(还是其他),都要让商品价值回归市场,不再成为权力的供品。”

中国酒业智库专家、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指出,今天茅台股价下跌与人民日报学习小组的批评有直接关系,也与前段时间机构资金外逃有一定关系。茅台最大的风险不在市场,也不在价格,而在于舆论的影响。茅台作为行业代表、贵州名片,一旦因为投机炒作导致市场价格失控,就会坐实腐败酒的标签,从而成为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这对于茅台品牌的长期价值不利。

红星新闻记者 李伟铭

编辑 白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