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每百人就有一人感染,美国抗疫漏洞百出竟是它惹的祸?

红星新闻 2020-07-15 13:09
进入
全球热点
阅读更多内容

在美国,与新冠病毒赛跑的第一步,或许不是要在病毒之前找到易感染者,把他们隔离起来,而是要和卫生部官员们办公室里的传真机“商量好”,让它们在传输报告的时候千万别出岔子。

▲哈里斯县公共卫生部误收的成堆检测结果,需要转送到其他司法管辖区 图据哈里斯县公共卫生处

最近,休斯敦哈里斯县公共卫生部门的传真机似乎有点不堪重负了,一间实验室发来的数百页新冠病毒测试结果被传真机搞得满地都是。该部门执行总监乌马尔·沙阿博士说,“想象一下,几百页的传真来了,‘没有灵魂’的打印机疯狂吐纸,最后搞得乱七八糟、满地都是。”

据《纽约时报》7月13日报道,和沙阿有着共同遭遇的人还有不少。如今,虽然美国日均检测数已经超过了60万次,但无论是公共卫生官员还是商业实验室,都还没有办法沉着冷静地处理大量检测结果,而这一切的瓶颈,或许就是在每家医疗卫生机构都使用的传真机上。

古老的隐私保护系统,低效的人工输入方式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疫情实时监测系统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5日6时34分,美国已有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达3416222例,死亡病例为136319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指出,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最新数据,几乎每10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近期新冠确诊人数大量增加,大量新冠测试结果经由传真机发送,工作人员还需人工将信息录入数据库,导致出现诸多错误,卫生部门为了减少错误的出现只能要求更多的人手增援,华盛顿州因此招募了25名国民警卫队成员,以协助手动输入数据。而特朗普政府又要求各实验室于8月1日开始,在病毒检测报告中录入患者的年龄、人种、族群等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人口统计,但这将进一步加重美国新冠检测数据传输的负担,可能给新冠病毒的防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软件通讯技术公司TigerConnect于去年11月发布的一篇报告显示,尽管更安全的信息传递平台和通讯技术早已出现,但美国89%的医疗行业活动仍然依赖于传统的传真机,39%的从业人员甚至还在使用古老的寻呼机,还有相当多的工作人员严重依赖座机进行通信。 

▲哈里斯县公共卫生部门工作人员,正在追踪上个月被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获取结果和患者信息的迟缓阻碍了他们的工作 图据美联社

这一现象与其背后的政策是分不开的。在美国,为了遵循《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数字健康隐私标准,卫生部门保留了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拼凑”系统来进行病情报告。比如在新冠病毒的检测中,报告往往分为两部分进行传输:一部分通过网络数据进行传输,另一部分通过电话、电邮、传真、或者实体邮件传输。 

TigerConnect首席执行官布拉德·布鲁克斯曾向美国《商业咨询》表示,“缺乏通信创新的代价十分高昂——它将影响下游的卫生系统,导致系统内信息的长期延误,增加系统运营成本,而且这些成本最终将会转嫁给公众。这些本可避免的问题,却使医护人员更倦怠,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是患者的死亡。” 

一语成谶,这种漏洞百出的“拼凑”系统也许在日常工作中还能正常运转,但当它需要面对数据庞大的新冠病毒检测时,缺点便暴露得一览无遗。因为标准数字化程序的缺失,导致系统经常出现报告重复、误送、患者重要信息缺失等问题,频发的工作错误阻碍了病例报告和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给新冠病毒的防控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德州奥斯汀市的卫生局局长的马克·埃斯科特,他表示部分患者的感染是实验室传真结果延误造成的 图据奥斯汀市官网

更糟糕的是,随着大量商业实验室加入了新冠病毒的检测,传真机的使用加剧了本就混乱的局面。据美国电视广播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6月22日,德州奥斯汀市的卫生局局长的马克·埃斯科特曾表示,该市新增的129例新确诊病例中,部分患者是因为实验室传真结果延误、卫生官员通知延迟才被感染的。据悉,因为使用传真机进行信息传输,实验室工作人员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手动接收和输入检测结果。而从患者进行检测,在到将结果录入电脑,平均需要7-10天。 

马克·埃斯科特博士还向《纽约时报》表示,他的办公室每天要接收大约1000份传真,这些传真包括重复的、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缺少感染者重要信息的。他的办公室大约能在人们新冠病毒测试后的11天收集齐所有信息,不过那时候已经为时过晚,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又成了“不能完成的任务”。

政策多限制,多次部署未果

鼓励医疗行业抛弃传真机、使用新技术并非易事,在此之前,相关部门也曾有过多次尝试。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曾试图参照英国、加拿大等国政策,为患者进行个人身份编号,以便医疗机构、部门都能通过编号了解患者信息。但因为国会通过立法,禁止了联邦政府创建新的个人身份号码后,该系统的构建宣告失败。

据《纽约时报》报道,2009年,《经济和临床健康卫生信息技术法案》通过,奥巴马政府在“医疗保健数字化”经济激励计划的花费高多达356亿美元,启动了一场代价高昂的医疗体系改革。这场改革在个人医疗,诸如电子健康记录(HER)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电子病例使用率从2008年的9%提升到了2015年的83%,医生成功的用电子病例取代了传真机。 

▲美国休斯顿哈里斯县公共卫生部门的传真机工作过度 图据哈里斯县公共卫生处

但遗憾的是,奥巴马政府的部署舍弃了数字化系统的互操作性,忽视了不同科室、机构之间共享患者记录的需求。全国县市卫生官员协会主要项目负责人奥斯卡·阿莱恩表示,“我觉得这样描述非常形象:你身处信息高速公路,但你只带了一张公交卡。钱被全投给了电子健康记录,却没有任何的投资来把公共卫生纳入数字化系统内部。”而在过去十年中,公共卫生部门的预算被不断削减,他们自己也无法支付数字化升级所需要的资金。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已经小规模地形成了现代化公共卫生报告系统。在2010年代中期,该机构利用了《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提供的1300万美元来帮助州和城市的卫生部门实现数字化。尽管该计划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它并不能完全形成数字化系统。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前主任弗里登说:“即使我们能进行千百次的实验和测试,但没有任何机构能被授权与我们进行互操作,也等于这个系统没有形成。” 

多番努力未果后,传真机这种几十年前的信息交换模式却在美国的医疗行业内一直延续至今,并成为从业者们的共识。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徐缓 实习生 景钰雯

编辑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