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成立大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歌剧厅举行,川渝两地68所高校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此次成立大会。会上正式宣布,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周思源,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立云,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庞茂琨任艺术联盟主席。
联盟启动仪式后,川美、川音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包括将共同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艺术联盟·成渝艺术走廊”项目。从2020年-2023年,共计3年的时间,双方将在成都、资阳、安岳、内江、隆昌、荣昌、大足、重庆等城市,通过展览、演出和其他艺术形式,与当地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相结合,构建文化艺术产业圈。
成立大会现场
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今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要高质量的发展,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既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也离不开文艺引领的驱动。这对成渝两地的高等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两地艺术高校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艺术联盟是由成渝双城经济圈艺术类院校或院系自愿组成,以“促进成渝两地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艺术产业的协同发展”为目标,为共同发展成渝艺术教育、共同打造成渝艺术走廊、共同服务成渝经济圈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目前,联盟成员高校有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68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成立
开创合作共赢新模式
联盟宣言今日也在会上发布。“愿通过联盟的不懈努力,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回应国家对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期待,夯实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之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据悉,联盟将以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为依托,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通过有效的联盟机制,共同打造学科建设、学术交流、艺术展演、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各类协作平台;建设跨学科实验室、联合文创中心等合作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对话交流和人员往来;设立院校间艺术驻留、教师研修、学生联合培养等计划;举办“艺术展演周”“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论坛”等主题活动;联合申报国家社科、国家艺术基金等重大项目。
川美、川音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促进成渝文化和艺术产业发展
联盟启动仪式后,川美、川音又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几个方面干货满满:
整合优势资源,助力学科建设,将开展学术交流讲座、互派教师研修、互派干部交流、艺术家驻留项目、国家艺术类金课共建共享等多种合作模式;
共建研究平台,共促科研发展,将紧密围绕前沿艺术领域和传统艺术领域,共建专业研究平台,在巴蜀文化、非遗保护、艺术与科技融合等领域,探索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艺术创作项目的联合申报、共同研究、成果共享运行机制;
围绕创新实践,搭建培养平台,双方将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结合社会需求,建设成渝地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多种培养平台;
孵化艺术品牌,构筑艺术生态,将共同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艺术联盟·成渝艺术走廊”项目。从2020年-2023年,共计3年的时间,双方将在成都、资阳、安岳、内江、隆昌、荣昌、大足、重庆等城市,通过展览、演出和其他艺术形式,与当地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相结合,构建文化艺术产业圈。如:资阳、安岳、大足的石刻文化艺术圈;隆昌的石牌坊和荣昌的陶器文化艺术圈;内江的张大千文化艺术圈等。从成渝两地出发,一年落地二至三个城市,3年打通走廊。实现“产、学、研”有效结合,服务高校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双方将联合发起全国专业艺术院校共建“艺术创作与驻留基地”项目,引入社会力量,在四川打造一个供各艺术院校使用的大型艺术空间,营造相互交融的良好艺术生态,助力各艺术院校的展示、交流与融合。发挥双方的艺术引领与教育优势,在适当地点联合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共同促进两地文化和艺术产业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刘珂君 图据四川音乐学院
编辑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