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示范区、唱好“双城记” 郫都区将这样“进化”

红星新闻 2020-07-22 18:17

7月22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郫都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该区体育馆举行。会议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决定》,讨论了《关于以存量换增量提高土地和空间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动郫都高质量发展方案(讨论稿)》《成都市郫都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方案(讨论稿)》,明确了郫都区“进化”的方向和路径。

主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

加快建设“三区一地”

如何继续把国家战略在郫都区纵深推进?郫都区主要负责人表示,要充分认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主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把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战略机遇,加快建设“三区一地”。

具体而言,郫都区要牢牢把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高端产业聚集区。要抢抓成渝地区深化产业协作重大契机,深化与江津区、涪陵区等区域合作,主动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理念,围绕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影视文创、军民融合创新等领域,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五链耦合,携手共建上下成链、左右配套、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全力支持郫都优势企业与共建区域企业合作打造“隐形冠军”,携手“走出去”扩大产品和投资覆盖范围。

郫都区要牢牢把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示范区。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富集优势,深化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国盾融合创新中心、菁蓉湖科创商务区等高品质科创空间,推动科研密度向创新浓度转变,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依托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智慧互联网、公共服务网、社会治理网和产业生态圈融通发展,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向智能化智慧化品质化转型,带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价值链核心演进。积极抢占新技术话语权,大力培育新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5G、超高清视频等新技术新产业,着力构建制氢、加氢、储氢、燃料电池、氢能应用终端等氢能全产业链,打造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郫都区要牢牢把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引领示范的改革开放先行区。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大格局,积极对接机场、铁路港等对外交通枢纽,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开放通道,链接全球资源、拓展全球市场,加速聚集更多高质量要素、招引更多高层级项目、培育更多高能级企业。坚定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企业诉求“一键回应”,全方位构建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发展环境。

郫都区要牢牢把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人才首选地。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塑造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美丽画卷。对标世界一流城市,实施新一轮高品质公共服务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提升对高端公共服务产品的土地供给和资源匹配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环境。建立高效能治理体系,打造全民参与、复合共享的社群空间,丰富日常生活、休闲购物、文教音体等服务功能,建设近悦远来、巴适安逸的生活城市和幸福家园。

以生态价值转化、城乡融合发展等为抓手

不断开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新局面

会议强调,郫都区要认真领会公园城市的深刻内涵、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先行先试、探索创新,不断开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新局面。

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上,要将生态资源作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尺,以水源保护和水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快建设绿道型、郊野型、人文型、街区型和产业型公园,策划打造主题鲜明的滨水空间,推动生态资源景观化、品质化、艺术化。要探索生态投入和收益“双平衡”路径,统筹推进锦城公园、菁蓉湖、清水河等重点区域开发,加快构建有机叠加生活场景、消费场景、商业场景的复合空间。要加快构建绿色发展动力机制,逐步推进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健全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探索生态要素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以生态产品供给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生态资产账户异地增减平衡。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要围绕“1558”融合发展空间布局,积极推进“5+2”试验任务,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面推进产业、就业、居住、价值、数字、要素、收入等“七个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要在破解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上大胆试大胆闯,持续深化农村集建用地入市、宅基地三权分置、农地征收等土地三项改革试点,探索扩容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民住房财产权、花卉苗木资产等抵押融资,推广共享田园、共享农庄等模式,努力在破解“人地钱房技”等难题上求突破、出成效。要把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最鲜明的产业,发挥10个A级景区带动作用,加快成灌高速城乡融合发展示范走廊和实力田园等一批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安德、团结、唐昌等8个特色小镇,着力建设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要坚持“一个精品林盘(聚落)催生出一个规上服务业企业”的理念,大力发展“林盘+”乡村民宿、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新业态,让每个林盘都成为融合发展体验区、创新企业孵化地。

建设生活消费中心上,要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带动消费,邀请专业机构加强城市策划规划,加快片区开发和TOD综合开发,统筹利用好地上地下空间,推动城市功能由单一向多元复合转变,提升人口承载能力。要以场景营造驱动消费,结合“3+3+N”商圈布局,着力打造绿道经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名店经济等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吸引力。要优化有效供给拉动消费,聚焦多元、个性需求,做精做优蜀绣、郫县豆瓣等传统特色产品,打造一批有机农产品、方便川菜、文化娱乐、健康养生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提高消费粘度和水平。

推动人力资源协同上,要面向全球吸引大学生、高技能人才和新职业群体,研究制定具有比较优势的住房政策、人才政策、公共服务政策。要大力构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深化与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合作,探索建立人才共引共培共用机制,吸引和集聚创新力带动力强的高层次领军人才、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急需紧缺人才。要健全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实施专业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分类培养各类就业创业实用人才。

探索现代治理体系上,要坚持“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功能性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培育发展机制,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的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要创新互联融通智慧治理体系,探索城市公共服务、智慧安防等物联网应用,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发展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社会治理方式从数字化走向智慧化。

全会号召,郫都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奋力书写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服务全省全市发展大局的“郫都考卷”,为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夺取“双胜利”做出更大贡献。

 

红星新闻记者刘宇 龚靖杰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据郫都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