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纽约时报》新开了一个“At Home(在家)”专栏,聚焦这段时期人们在家中的各种生活状态与方式。7月12日的专栏封面,用的是中国插画师丰风(Lisk Feng)的作品。
她描绘了一幅很打动人的画面:下过雨的地面上有一些亮闪闪的水洼,如银色镜面般倒映出纽约的摩天大楼,人们来来往往,长长的影子拖在地上。画面的正中,一个挎着包的黑发女孩仰脸看着天空,又像是在望着俯瞰这幅画的读者们。
作为《福布斯》2019年度“30岁以下艺术精英榜”唯一的中国艺术家,丰风说,这个女孩就是自己,“经历了这么多,不是很快乐,但依然怀抱着希望,对未来保持期待”。
北京时间7月21日早上,红星新闻记者通过微信专访了丰风。纽约此时正是傍晚时分,她刚做完一盆麻辣鸡丝,在朋友圈里感叹了一句“啊!好夏天。”
三十岁生日,她一个人度过
2020年3月24日,纽约疫情正严重的阶段,丰风迎来了自己的30岁生日。她一个人在皇后区的小公寓里,认认真真给自己做了顿生日大餐,去年底回国的男友岑骏远在广州,只有小黑猫波波陪在她身边。
丰风生日那天给自己做的甜点
岑骏和丰风是同行,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插画师,2017年美国插画家协会的金奖得主,2018年又获ADC大奖的铜奖。“去年年底他因为工作的事回国,然后就顺便回家过年……现在他还在广州。”
自6月开始,纽约逐步“解封”,但丰风依然保持着比较固定的外出频率——两周一次,去买菜,其余时间都在家待着。除工作外,她喜欢拍照、做饭、整理房间,也时常抱着电吉他自弹自唱。
丰风目前任教的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正在放假,有工作或会议都可以线上进行。她的生活和工作一向很有规律:早上8点半起床,凌晨1点左右睡觉。
7月12日那张《纽约时报》专栏封面图,是丰风的作品第二次登上这家百年大报的专栏封面。
“上一次是2018年1月的金融版,关于专业人士对股市的预测,大概意思是虽然当时股市比较牛气,但仍有较大隐忧。”丰风画了一只站着的公牛,踩在一片微微开裂的冰面上,既幽默又生动。
早在2014年从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插画系毕业时,丰风的毕业设计作品就被《纽约时报》的编辑看中了。因此她接到的第一份插画工作便是来自《纽约时报》,由此开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经常为其供稿。再加上纽约一向是世界顶尖插画师和艺术家们云集的城市,于是研究生毕业后,丰风便来到了纽约生活和工作,与岑骏一起合租了现在住的这套小公寓。
到如今,一晃6年过去了。
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艺术精英榜”
在这6年里,丰风稳扎稳打,勤奋工作,和其他插画师一样,积极在个人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近期的插画作品。“我们需要持续被看到,才有更多潜在的机会浮出水面,经营插画有点像经营个人品牌,社交媒体的分享很重要。”丰风说。
从2018年底到2019年初,丰风经历了一波个人职业生涯的“小高潮”——她被《福布斯》杂志选入2019年度“30岁以下艺术精英榜”,成为入选30人中唯一的中国人。
福布斯榜单上的Lisk Feng
2019年2月,有着“绘本界奥斯卡”之称的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丰风因绘本《珠穆朗玛》而获得特别提名奖(该书中文版已于去年10月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一时间,国内外媒体采访纷至沓来,目前网上有关她的访谈,大部分都是那段时间做的。
但丰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自己其实更看重ADC(Art Director Club)此前颁给她的“Young Guns”青年先锋大奖,“因为这个奖在专业领域有很高的权威。当然,能被福布斯选上我也很开心,因为知道我妈妈会很高兴,我想把这个奖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她。”
所学即所爱,是很幸福的
丰风的老家在浙江海宁,一个因皮革城和钱塘潮而闻名的城市。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无数游客便会聚集在海宁盐官的钱塘江入海口附近,争相目睹壮观的钱塘潮。
丰风的母亲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在海宁高级中学担任美术老师。这份家传的艺术天赋与母亲的培养,对于丰风走上艺术创作之路,有很重要的影响。她从小就对音乐和美术充满兴趣,中考之后那个暑假,丰风迷上了电脑插画,很想自己也画来试试看。
高一时她试着用鼠标画画。高二的夏天,母亲给她买来一块手绘板,自此她的创作激情便开始源源喷发:从高中开始,丰风就在青少年杂志上发表插画作品,也渐渐坚定了未来想做职业插画师的理想。
她成功考上了母亲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并且如愿进入插画系。“当时插画这个专业在国内都还算是刚刚兴起,好像全国只有三家艺术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我上大学那年,我们系都还没有学生毕业,最‘老’的一届学生才读大三。”
所学即所爱,找对了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是很幸福的。丰风在学校里如鱼得水,大二便出版了第一本个人插画集《童》;大三那年,绘本作品《牛奶山谷》获得第八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绘本漫画奖;大四那年,首本短篇绘本集《打个盹》出版。
发光的脚印背后,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天赋加上努力,让丰风的插画事业在大洋彼岸也一步步顺利展开,她的不少作品发布到网上后都大受欢迎,新的邀约与合作接踵而来。
但她告诉记者,在这一个个发光的脚印背后,是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回想起来,并不是某个单独的项目使我一夜成名,都是长时间的积累。插画工作其实就是这样,就像有块地,需要不停翻土、播种、耕耘,才可能有收获,有时也会失败。”
随着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各大品牌和知名杂志的约稿也纷至沓来。在接商业项目之外,她的作品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纽约的各大艺术展览上。
丰风告诉记者,插画这个行业在美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除了媒体和创意广告行业之外,许多互联网巨头公司也聘请有全职插画师,“我有同学和朋友就在互联网大公司上班,薪酬相当高,还比我少操心。”她笑道,“但他们的作品版权不属于自己,也不能署名,就无法建立个人的知名度。”
2016年3月,丰风出版了自传式画册《一个人的博物馆》,其中收录了她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大部分商业作品,也包括获得美国多项插画大奖的作品,有近200幅。她回国举办了分享会,五个城市场场爆满。
在世界一流的设计学院任教,累到辞职
2017年年底,丰风应邀去罗德岛设计学院做了一场讲座。“来了很多学生,邀请我的系主任也来了,他听了我的讲座,觉得很有意思,就希望我能在2019年去学院当讲师。”罗德岛设计学院是世界顶尖的艺术设计学院,丰风也很乐意拓宽自己的职业领域,尝试新的挑战。
罗德岛设计学院
她从2019年2月初上到了5月底,坚持了三个多月后,终于还是选择了辞职。“路程太折磨人了。”她说,“从我住的皇后区到火车站,坐地铁就要1个小时左右,然后坐火车从纽约去普罗维登斯市(罗德岛设计学院所在的罗德岛州首府城市),单程3个半小时。虽然每周只上一天课,也实在是撑不住了。”
在这三个多月里,丰风经历了两次荨麻疹发作,一次错过火车,还有5次直接通宵没睡就出门,去赶清晨6:15分的火车……尽管如此,她还是扛了下来,学生们很喜欢她,系主任也想跟她续约,让她下学期带两个班的课,也就是一周去两次,“她还提出帮我找学校附近的酒店或者可以睡她家沙发,让我不忍心当面拒绝,最后回到家里考虑了很久之后,才回邮件说,还是暂时不去了。”
她目前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任教,通勤只需要坐1个小时的地铁。“就这样,我还是不小心睡过了一次,上午9点的课,我醒来一看都10点了……”
跨越一年时间,攀上自己的“珠穆朗玛峰”
上一次经历类似这么辛苦的工作,是那本她因之获奖的《珠穆朗玛》绘本。该书是她与英国的Nobrow出版社下属的童书品牌Flying Eye Books合作出版,Nobrow也是丰风一直很喜欢并且想合作的出版社。“我一直很喜欢买他们品牌出品的书,很有质感,排版、用纸、印刷等每个细节都很用心。而且珠穆朗玛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关于这个主题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述。”
《珠穆朗玛》中文版
但真正接下这个任务后,丰风才发现要面临的困难比想象中更大。“我一直不是专职从事儿童绘本的插画师。我平时的工作密度高、整块的时间非常少,一个月里我可能会有多个新的小工作,同时也会掺杂一两个体量较大的广告项目。在本来就很忙碌的工作节奏中,突然又出现了一个时间周期非常长的、80多页的儿童绘本工作,让我一下子乱了方寸。”
小黑猫“波波”
她从2017年画到2018年,中间经历了一次崩溃。她采用“断舍离”的疗法,扔光了家里的便宜家具,全部重新买了一遍,又扔了很多其他杂物,咬牙把手头较小的工作全部完成或清空,专门腾出一大块时间,专心只做这本书。
“应该如何合理安排好跨度长达一到两年的工作,是我在创作这本书时学到的最重要一件事,所以《珠穆朗玛峰》对我来说,是成就感特别大的一个作品。”丰风说。“自由职业插画师需要很大的心理调节能力,去适应自己的心境,选择性地回避或者拒绝。”
终极梦想: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珠穆朗玛峰》之后,丰风发现自己对童书和绘本颇有兴趣。她最新出版的自然地理绘本“Our World(我们的世界)”,是与英国顶尖艺术类出版商Phaidon位于纽约的童书部合作,7月15日刚在北美正式发行。这本书的设计很别致,书是半圆形,可以打开成一个球体,内容是关于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她与英国Nobrow的Flying Eye Books也在继续合作,最近刚刚完成了该系列的又一本新书《大堡礁》,预计在2020年底或2021年初出版,据悉已经有多家中国国内的出版社在积极接洽,争取这本书的中译本版权。“我希望(这本书)能在明年夏天之前出来,夏天是人们渴望海洋的季节。”她说。
尽管听起来,她的事业之路一帆风顺,但丰风却告诉记者,自己去年其实经历了一段很抑郁的时期。“因为一些令人烦恼的、不可控的事情,变得比较没有活力,工作效率也不如从前,所以想要再努力做出新一轮的调整。”
她希望在下一个阶段,能把教书、画画和生活这三个重要的事情梳理清楚,慢慢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很多我得到的珍贵的东西,友情也好爱情也好,都是来自插画,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从没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丰风说,她不是很喜欢“成功”这个词,听上去像某种终点。“如果说除了插画之外,还有什么比较终极的梦想的话,那就是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吧。我从小就喜欢那种打理一个温馨小家的感觉。”
家里的绿植
那么,是今年计划结婚吗?记者问她。
“哈哈哈,先等我对象回来吧!”丰风说。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李学莉 图据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