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女童偷玩具亲妈报警,只问对错是把教育问题“简单化”了

红星新闻 2020-08-03 19:04

简单的非黑即白、选边站队,会让人感觉非常“爽”,但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来没有捷径可走。人的复杂性和每个人的独一无二,决定了我们在教育方面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去深究每一个细节,而不是用一个模式去套所有人。

近日,广东佛山南海警方接到一位母亲报警称,7岁女儿在商场偷了东西。一开始无论女孩妈妈和店员怎么问,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认。妈妈于是想到了报警,给女儿一个教训。在民警劝说教育下,小女孩终于承认。经人民日报官网转载,事件引起网友热议,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偷玩具.jpg

图据微博

大部分网友为孩子的亲妈点赞,认为“妈妈的方式很对”。但也有网友认为,母亲的做法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议论针锋相对,各有道理。这位妈妈的做法对不对,本质上是一个教育问题。不过,仅仅就新闻报道中有限的事实来说,还很难判断孰是孰非。因为具体的教育方法是在特定场景下、针对特定个人的,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法。可以说,任何脱离具体场景所谈的教育是非,都是强词夺理。

就这一事件来说,这个孩子是第一次犯错,还是有过先例?假如是第一次,妈妈的反应是不是过激了?假如此前有过先例,家长又是如何教育的?7岁的小朋友,有可能还不明白偷窃的严重性,父母有没有心平气和地与她沟通过?当妈妈问她有没有偷拿的时候,孩子始终不肯承认,这可能是出于强烈的自尊心,觉得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错误是不能接受的;也有可能是觉得妈妈直接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被激起了叛逆心;当然,也可能就是单纯的撒谎,觉得可以蒙混过关……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家长分清楚了吗?

确实,简单的非黑即白、选边站队,会让人感觉非常“爽”,但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来没有捷径可走。人的复杂性和每个人的独一无二,决定了我们在教育方面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去深究每一个细节,而不是用一个模式去套所有人。

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比较差,无法像成年人那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应该是一个常识。试想一下,有多少父母没有被自己的孩子气到崩溃?有多少父母没有萌生过“揍一顿”的心情?区别只是在于,当心脏被气到爆裂时,大脑还能不能理性应对。对于孩子犯的错误,不能完全拿成年人的标准去判断。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去理解——为什么这个孩子会这么做?内在的真实动因是什么?然后去共情,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是跟他站在一起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信赖父母;也只有这样,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

当然,所有这些沟通技巧,都要在平时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如果孩子从小没有跟父母建立起信任和深厚情感的话,一旦遇到事情,不管怎么理解和共情,恐怕都没有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孩子真的特别顽劣,引进外部力量——民警来帮忙教育,倒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不过,这里想说一句题外话,一线民警的工作非常繁重辛苦,假如不是很有必要,还是尽量不要麻烦他们了,让警察叔叔去处理更严重的问题吧。

这个7岁的小女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并不了解;这对母子到底该怎么相处,仅凭只言片语也很难得出结论。这些,都只能留给当事人自己去琢磨了。古人说,亲亲相隐。从法律上来说,当然是不符合现代精神的,但如果仅仅从道德伦理层面来看,可以在家庭内部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推向社会,倒也值得借鉴。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土土绒

编辑 黄静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