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真正的成都在玉林,白天的菜摊,晚上的路边摊,烟火气不息。”钱龙的暑期调研记录上,有这么一句话。
成都是南京大学医学院大二学生钱龙的家乡,上大学以前,他在这座城市生活了18年。但不久前,偶然参加的一次对成都周边户外经济的调研,让他和同学认识了一个新成都。
这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认识”。10人组成的调研团队,分布在全国多个城市。在川的团员,用253788步的现场走访采集户外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个案样本,在其背后还有数据团队进行分析,探寻街边烟火气背后的逻辑。
于是,8月,一份名为《蜀地烟火气 伴我实践行》的实践调研报告出炉。钱龙和同学们希望,能通过一份报告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魅力。他们更希望,这份报告能为成都户外经济发展提供思路与启示。
走出来的烟火
“上午11点,我来到了玉林路,虽然已近正午,但玉林路上仍旧是人头攒动……”
“晚上7点,我再次来到了玉林。和白天不同,夜晚的玉林是美食的主场。伴随着管理的放松,原来的玉林风味更加浓郁。”
几乎每天,负责成都现场调研工作的钱龙和郑童心,都会用文字记录下当天的观感。钱龙告诉红星新闻,调研的一个月里,负责现场的同学“每天都在狂奔”,累计步数253788步。
行走中,他们发现了什么?
“在众多的摊主中,既有第一次摆摊的响应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摊主本就具有自己的商铺。”报告显示,商家选择了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到了户外经济之中,并充分利用户外经济的特点,进行了诸多创新思考。
比如,一个有“双重身份”的商家就打动了钱龙:既是上班族,也是摊主。原来,这位商家本职是一名画家和设计师,每天随身携带着装有商品和地垫的背包,穿梭在香香巷、枣子巷、宽窄巷子、万里桥头等成都网红打卡地。
“他每天可以收入一两百元,利用3小时额外增加了一笔不菲的收入。”在钱龙看来,这种传统而质朴的经济方式,或许还真能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除此之外,还有3名团员分别在绵阳、德阳进行探访。据悉,该团队累计探访了40多个夜市和摊点。
“这里要比想象得还要包容”。调研报告中提到,成都原有的各类文化、商业市集逐渐普及,举办次数、位点明显增多,由散到聚,由无序到有序为积极参与的商家及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数字中的烟火
调研户外经济,听起来,这更像是一个社会学的课题。
但在除了医学院出身的钱龙,团队里的成员大多来自金融、数学、中文……“就像火锅一样,不同背景的思维进行碰撞,往往能得到更有意思的结果”。
实地调研的同时,团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客观评估疫情中成都在城市治理、消费升级等方面做法的借鉴和推广价值。调查过程中,团队邀请了300余名来自全国的人士填写问卷。针对消费类别,问卷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在户外消费的商品以特色小吃为主,生鲜类和特色小商品类也占有一定比例,达30%左右。
为什么这帮大学生会关注川味烟火?
幸福感,是大多数人对成都的第一印象。对于成都而言,安逸闲适的生活方式是个好的切入口。钱龙和他的同学们希望,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消费场景以及体验式的消费模式,能将大街小巷中的烟火气也点燃在数字中。
红星新闻了解到,这次调研以成都为调研中心,通过调查成都市及周边地区的现状和相关政策的流变,以实地考察、结构式访谈、数据分析及相关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商贩经营方式的变化,思考对城市治理、消费升级等方面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有意思的是,钱龙还在调研夜市的过程中,买到了不少喜欢的商品,“希望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成为更多人认识成都的一张名片。”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邹悦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