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日记丨一去已两年!再赴凉山“健康扶贫”,把华西医院经验带了过去

红星新闻 2020-09-25 15:03

两年前,作为凉山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生陈立宇从成都来到凉山州昭觉县,挂职昭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他从技术、医师培训、远程会诊常态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将华西医院经验带到了大凉山。近日,陈立宇被凉山州委州政府评为2019年度“凉山州脱贫攻坚十佳帮扶队员”,他分享了援彝两年来的心路历程。

陈立宇 


陈立宇接受表彰(右一)

再赴凉山“健康扶贫”

妻子在背后默默支持坚定了我的决心

2018年6月中旬的一天,我接到科室领导电话,询问我是否愿意参加凉山州的健康扶贫行动。此前,我曾参加过一次到凉山的帮扶调研活动,对凉山的印象还停留在西昌市区范围,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要去的是昭觉县,而且一去就是3年。当时,连昭觉县在凉山州的具体位置我都尚不清楚,意味着在这期间,我将中断手头的工作,暂别自己温馨的小家,抚育两个小孩的重担也将落到同为医生的妻子身上。

去?还是不去?在现实困难面前,我也犹豫过,妻子知道我的想法后,反而安慰我说,“选择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失去什么,不去可能后悔,去了没有遗憾,既然你放不下,说明你内心已经有了选择,你就安心去吧。”有了妻子在背后默默支持,更加坚定了我前往昭觉县开展健康扶贫的决心。

作为一名医生,我的初心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维护人民的健康。虽然我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但这次挂职岗位除了要求临床经验外,还对我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刚到昭觉县医院,当地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朴实,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省委选派的这批帮扶队员的热切期盼。那一刻,我的内心居然开始忐忑不安起来。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三年后又能给这里留下些什么? 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一时间竟让我有些困顿和迷茫。

然而困顿和迷茫并不解决问题,只有尽快廓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才能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最初的两个月里,我就在分管的艾滋病中心门诊、住院部等科室轮转学习,近距离观察每个岗位的职责、操作规程等。期间,我还跟随县艾防局的同志,先后走遍了全县45个乡镇,部分乡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条件之简陋、医务人员之匮乏都深深地触痛了我,这些都是我在成都、在华西所不能想象的。

两三个月的轮转和基层调研走下来,我对全县的艾防形势和乡村两级艾防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加理性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用我所学、尽我所能,为昭觉人民特别是艾滋病患者解除病痛的信心决心。

陈立宇

重视帮带,提升医技水平

致力培养一支“永不走”的高水平队伍

记得2019年1月的一天下午,我接到县妇计中心电话,一名艾滋病产妇所生婴儿因为重症肺炎,造成呼吸衰竭,请我过去会诊。我立即赶到病房,经检查发现这名婴儿在发病前有呛奶现象,很可能是引发肺炎的诱因,当时村医、艾防员只关注患儿是否服用了预防艾滋病的药物,而忽略了患儿呼吸急促的症状,且接诊医生使用的抗感染方案力度不足。找准症结后,我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该患儿病症很快得以缓解,一周后即痊愈出院。

经此一事,我发现基层艾防人员工作能力欠缺、工作方法简单,县级医院艾滋病诊治手段单一等都是导致昭觉县艾滋病防治成功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从提高当地医务工作者诊疗水平入手,牵头成立了“艾滋病防治攻坚小组”“艾滋病防治专家组”“个案管理团队”“依从性教育团队”“数据分析团队”等5支专家队伍,选送6名当地医生免费赴华西医院进修学习,选派2名当地医生参加省级学术会议并作病例分享,鼓励当地医生参与科研并指导发表论文2篇。

同时借助单位资源优势和个人社会资源,邀请李太生教授等知名专家,赴基层开展督导培训;联系华西医院传染科、检验科、急诊科、外科等100余名医疗专家赴昭觉县开展知识讲座、业务考核、教学查房、现场指导等;组织60余名医疗专家赴昭觉开展“服务百姓健康”大型义诊活动和华西应急医疗团队(EMT)现场演练等,致力于培养一支“永不走”的高水平医疗专家人才队伍。

借鉴华西经验,求实创新

对原有诊疗路径和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再造

陈立宇帮扶的昭觉县人民医院

为优化诊疗路径,我借鉴华西医院管理经验和广州八院艾滋病患者管理经验,对原有诊疗路径和管理制度进行了优化和流程再造,建立起以“个案管理”和“同伴教育”为核心的依从性教育体系,组建一支由3名个案管理师、1名传染科医师、1名心理科医师和1名同伴患者组成的依从性教育团队,采用“一对一”个案管理和“一对多”同伴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该示范模式在2019年凉山州艾防现场工作会上作交流推广。

同时,借鉴华西经验,设置绿色通道,优化患者候诊、检查和取药流程,将患者候诊时间平均缩短了2-3个小时。为提升远程会诊系统利用率,将已有的华西远程会诊系统延伸至县医院各临床科室,通过简化申请流程,免除会诊费用等措施,将会诊审批时间由1天缩短至1小时。自去年7月以来,累计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40余次。为完善职业暴露处置流程,成立暴露预防门诊,为全县易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警察等人员和发生非职业暴露的普通群众提供7×24小时暴露预防药物和处置方案,切实筑牢预防艾滋病的最后一道防线。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三年援彝路,我已走过了两年,而刚刚过去的两年既是综合帮扶的重要节点,也是健康生活的新起点。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秉承“厚德精业、求实创新”的华西校训,在捍卫全民健康的伟大征程中,牢记初心,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整理 

编辑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