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举行的成都市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上,《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首次亮相。根据上述征求意见稿,成都就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了近、中、远三个阶段性目标——
到2025年,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研发中心、具有中国西部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具有全国辐射能力信息中心、具有亚欧影响力的流通中心,建设成为全国总部经济汇聚新高地。
到2035年,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一带一路”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具有亚欧辐射能力的枢纽型信息中心、具有亚欧辐射能力的枢纽型流通中心,建设成为泛欧泛亚服务网络体系中的重要中枢。
到2050年,打造成竞争力卓越的创新引领型的全球科技中心、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辐射能力的信息中心、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中国西部流通中心,建设成为世界城市服务网络体系中的新兴城市。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成都将重点构建生产性服务经济体系、空间体系和供应链网络体系等三个体系。包括:聚焦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链接全球的高能级生产性服务经济体系;聚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承载能力,塑造“一轴带动两港协同三级支撑”市域空间布局;聚焦增强国际国内要素融通链接能力,拓展延伸引领区域、辐射国内、服务国际的三大供应链服务网络。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构建链接全球的高能级生产性服务经济体系,包括增强总部经济集聚能力、运筹能力和辐射能力。比如,科技、金融、流通、信息是成都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头羊”,成都将其打造成为核心引领型产业集群,接下来将进一步增强核心引领型产业集群的全球显示度和国际竞争力。
商务、服务贸易、人力资源、节能环保是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基础行业,成都将其打造成为基础支撑型产业集群,下一步重在以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优化基础服务供给结构。同时,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快推动新兴技术向生产服务环节深度渗透,成都提出了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等重点新经济新业态。
在构建“一轴带动两港协同三级支撑”空间布局方面,成都提出以66个产业功能区和科创空间为依托,坚持“集聚成点、串点成轴、点轴互动”空间发展理念,运用“平台城市”思维,优化市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塑造“一轴带动两港协同三级支撑”空间布局。
一个细节是,成都将打造9个城市核心级综合型生产性服务功能区、16个片区服务级专业型生产性服务功能区和若干个园区配套级特色型生产性服务集聚区。
▲成电国际创新中心鸟瞰图
此外,成都还将构建引领区域、辐射国内、服务国际的供应链网络体系。特别是,充分发挥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地位作用,全面打响“成都服务”品牌,拓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半径,以成都为中心,以四川省、成渝地区为辐射范围,构建引领区域的供应链服务网络。
成都还将深度挖掘“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内沿线城市生产性服务需求,构建辐射国内的供应链服务网络。发挥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作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服务国际尤其是链接泛欧泛亚的供应链服务网络。
▲成都国际铁路港
上述征求意见稿还提到,成都将以“平台城市”思维提升生产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力,推动成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在世界经济格局重塑中打造成都服务新品牌,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中打造成都服务新中枢”。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钟茜妮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