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粉丝量273.7万的成都抖音账号“张教官的有趣人生”运营者张教官本人自驾前往西藏,去上一堂关于应急救援的课。这次行程源自一位粉丝的私信邀请。“(课程)都是免费的,另外我们带的三个教学假人。这次包括车辆改装以及救援设备等,费用在两百万元左右”。
张教官本名张健豪,身高一米七六,肤色偏黑,身材微胖,90后。下个月即将满30岁的他,已经走遍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他正在做应急救援相关的工作。他是天府新区公安局战龙突击队的合作伙伴,平时会给特警上课。
利用教具假人进行应急救援实操的张建豪(左二)
张健豪及其团队已于2019年被编入了成都市民兵组织。近年来,成都民兵已成为重要应急救援力量,吸纳了很多像张健豪这样的具备专业技能的民间企业和组织。从量变到质变,目前成都民兵不光配备固定翼无人机、机器人灭火炮、潜水机器人等高科技装备,核扩散以及核辐射处置应对也成为训练科目之一。
张健豪此次西藏支教的赞助商之一表示,区别于其他网红直播带货,他直播推广应急救援意识及技能的做法,更能得到大众的认同,而整个行业也需要他这样的出圈“流量明星”。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应急救援行业正逐渐从专业人士向普通老百姓延伸。越来越多人的观念从等待救援转变为主动自救。而这样的变化,也给整个市场带来巨大的潜力。
西藏老师私信“求课”
“网红教官”和三个“假人”一同支教
地处青藏高原,窗外就是大山,碧蓝的天空仿佛就在山尖。9月16日,西藏昌都市卡若区第二初级中学的一间教室里,同学们盯着讲台上的教具——一个假人,目不转睛。当天讲课的并不是学校的老师,而是来自成都的“网红教官”张健豪。“听说他要进藏,就在抖音上私信他,就是试一试,真的来了,还是有点意外。”学校8年级年级组长涂成嘉表示,自己也是他的粉丝,关注他很多年了。
9月13日,一辆越野车拉着一辆定制装备保障车从成都驶向西藏。道路两边是戈壁、悬崖、峡谷,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时反射着刺眼的光芒。车上是张健豪一行三人,以及三个“假人”等教具。三天后,他们抵达了距离昌都市区大约17公里左右的俄洛镇。“国道317会路过昌都,但拐过来到我们这,要多绕几百公里”。
张教官及团队在路上
16日当天听课的60多名学生来自全年级14个班。“学校里的孩子大多来自昌都市各县区的农牧区,应急救援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张教官讲的都很实用,大家都听得很认真。”涂成嘉介绍说,考虑每个人实操需要一定时间等因素,每个班选了三四名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先学习,之后再回班里教其他同学。为了更直观,方便大家学习,一个假人被留在了学校。
同学们听张教官讲课
11月1日,他们回到了成都。张健豪表示,他在抖音上做直播,收获粉丝的同时,也得到了赞助商的青睐。张健豪表示,这次支教是因为夏天到西藏玩,抖音上有很多人留言私信他,这次行程的部分费用由赞助商提供。
教特警战术救援
团队被编入成都民兵组织
会教孩子常规的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等基础应急救援技能,就能成“网红教官”?张健豪平时还会给特警上课,而“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也是他的身份之一。张健豪团队和天府新区公安局战龙突击队是合作伙伴。张健豪带给突击队的课程,是应急救援中的一个细分类别——战术紧急医疗救援,简称战术救援,课程源自战场特种救援。
战术救援课程课堂上
“由于工作性质,在攻坚突击以及抓捕犯罪分子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激烈的反抗,甚至可能会受伤。”该突击队队长沈鹏飞表示,之前,他们学习掌握更多的是如何控制制服敌人,而自己受伤后如何应对方面相对薄弱。战术救援每次集中培训时间并不长,大约两三天,半年或是一年会进行复训。有了新的内容会进行更新教学。“很多同行看到我们发的朋友圈都在点赞,大家都还是很认可”。
张健豪及其团队已于2019年被编入了成都市民兵组织。“疫情期间,我们出动民兵约11万人次,投入到物资搬运、防疫消洗、交通管控、巡逻警戒、群众劝导以及信息登记等工作中。”成都警备区战备建设处处长陶立民介绍说,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近年来,成都民兵已成为地方重要的应急救援力量。
“说到民兵,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应战,其实应战和应急有很多重叠的部分。”陶立民表示,探索如何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充分发挥民兵作用,成都算是走在前列的城市。2017年,民兵调整改革,从之前的“大而全”向“少而精”发展。成都警备区积极吸纳行业系统、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力量,充实民兵队伍。令陶立民印象深刻的是,民间相关企业及组织积极性很高,带来了固定翼无人机、潜水机器人、机器人灭火炮等高新装备;提供了核扩散应对处置训练课程。
“家国情怀之外,这里也是最好的展示平台。”陶立民表示,这样的互动同样也是一道门槛。相关企业及民间组织编入成都民兵组织前,会经过包括专业能力、体格检查等多方面的考察筛选。下一步,成都警备区还将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的合作,持续提升信息情报共享以及应急响应能力。日常训练会更有针对性,例如,根据辖区特点,金堂民兵的训练会更偏重于抗洪抢险;龙泉民兵的训练会更关注森林火灾防治。
业内人士:大众观念转变、产业链逐渐明晰
应急救援日常化市场潜力大
张健豪还有另一个身份——一个公共安全装备品牌的中国区“公共安全官”。“选择张健豪主要是考虑到其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同时他自身积累了一定流量,这样的人才还是很稀缺。”该品牌工作人员张俊表示,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合作,让大众更全面地了解应急救援和公共安全,大家平时看到的其实是整个行业末端的一些片段。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前,各种应急救援力量相对分散,抗洪属于水利部门,发生地震找地震局等。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成立,把所有分散的力量集中在了一起,以前的很多股绳,逐渐拧成了一股绳。
而整个应急救援产业链也随之逐渐明晰。“民间应急救援力量是国家应急救援力量的补充和辅助,其本身又分为非盈利性的志愿服务机构和商业组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四川蓝天救援队队长芦飞介绍说,应急救援队伍就是产业链的终端消费者,完整的产业链其上游应该有装备研发以及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具体到应急救援个人装备而言,目前比较普遍的是,救援人员一身上下有好几个厂家的产品。与过去强调专业性有所不同,现在越来越多厂家在往综合性方向发展。具体而言,就是从生产某一种或某几种装备,逐渐转向全套装备。
成都民兵演习
同时,随着大众的主观意识逐渐从等待救援到主动自救转变,装备日常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以高楼缓降逃生器为例,找到固定点,按照说明书绑好绳索,进入逃生器,一键启动,对体能和逃生技能要求非常低。”芦飞表示,类似的“傻瓜式”逃生装备是一大热点。而在个人防护装备方面,张俊表示,2015年前后,很多装备品牌开始把注意力从以特警为代表的专业人群,转向更多的普通人。目前张俊公司的用户人群有三类,包括以相关工作为职业的专业人士;对应急救援有一定了解的应急救援爱好者、参与过应急救援的志愿者等;对应急救援不了解或了解很少的大众。2017年到2019年,其中最后一类用户人群的销售增量维持在20%左右。
另外在救援车辆方面,负责张健豪此行驾驶车辆救援装备升级的运良越野的创始人、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越野改装专业委员会会长朱云良介绍说,最开始越野车改装升级基本都是越野爱好者,改装主要集中在三各方面,通过性、脱困性和高性能。“高性能方向后来逐渐发展成了竞技比赛。而通过性和脱困性则恰恰是应急救援车辆的重要指标”,目前商用专业的应急救援车市场需求很大,尤其在地质灾害频发或者高风险旅游自驾地区。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图片及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刘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