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运筹备进展,看城市新变化!辞旧迎新之际,红星新闻大运频道将推出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大运会筹备工作,通过阶段性梳理和总结,精准把握大运筹备脉络,剖析以赛营城的深度逻辑,展望2021成都大运会及后大运时代的城市发展进程,助力成都实现从世界赛事名城,到世界体育名城,再到世界生活名城的历史性跃迁!
当时钟拨过今晚,2021年就到来了。而在2021年的8月,成都大运会将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天府之国体育事业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为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献礼。
据红星新闻大运频道记者了解,成都大运会13个新建场馆中,龙泉中学体育馆、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体育馆、新都香城体育中心体育馆和游泳馆共4个场馆基本完工,其余9个均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逐步推进幕墙、精装修、机电安装等施工。
成都大运会场馆建设坚持“绿色、节俭、必须”原则,优化办赛思路,展现城市特色,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场馆建设改造工作。经过紧张筹备、施工之后,多处将天府文化和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建筑即将初步呈现在成都市民眼前,据成都大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提升部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计划完工7个新建场馆,2021年4月底前完工剩余6个新建场馆。”
成都坚持“谋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以承办重大赛事为契机,大力实施健康文明生活养成行动,营造健康运动场景、推广健康休闲方式,让城市在熊熊燃烧的卡路里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力争到2035年,把成都建设成为体育场馆全国领先、体育赛事国际知名、体育产业高度发达、体育资源辐射全球、体育健身蔚然成风的世界赛事名城。
2020年的最后一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大运会比赛的举办场馆,看看建设的进展,并一探背后的奥妙。
大运速度
四大场馆初验迎接新的十年
21世纪的每一个十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品质跃迁,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近三年来,成都积极开展体育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全市体育设施建设投入180亿元,是过去67年总投入的5倍。成都在此次筹建大运新场馆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属于新一线城市的“大运速度”,从而让看似不可能的工作变成现实。
东安湖体育公园的“一场三馆”,承载着大运会开幕式这样艰巨的任务,该项目的建设也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华润置地将2020年定义为项目冲刺收官的“决胜年”,在今天之前基本实现了“一场三馆”的整体呈现。在接受采访时,项目建设方华润置地现场负责人表示:“今年我们遇到了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依旧通过各方的努力提前实现了体育场外钢罩棚合龙、外电通电以及场馆外立面呈现等工作,不过在目前建筑形态呈现之后,还需要用大概4个月的时间,让整个场馆达到大运会正式入场比赛的标准。”事实上在国内同等体量、档次和规模的场馆建设中,东安湖体育公园已经创造了多项“成都纪录”。目前的“完工”是东安湖体育公园与上一个十年的圆满告别,场馆顶部的太阳神鸟已经展翅欲飞,古蜀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机结合,让这场跨越新十年的邂逅,变得更有天府之国的浪漫与精彩。
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大运主场馆夜景 红星新闻资料图片
作为大运会期间接待11000名代表团成员的驻地,大运村项目从2019年4月正式启动,2019年8月份全面开工,至今不满两轮春秋。这个包含了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行政保障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医疗中心及实训楼、1-3号运动员公寓、游泳馆及400米运动场如此齐全配套的项目,在全面开工仅16个月之后就基本达到了初验的标准。在与记者交流过程中,项目承建方成都建工的现场管理人员表示:“在项目收工阶段,我们对于建筑内部装饰以及外部总坪布置的工作同步进行,加班加点就是为了按时完成大运村项目的建设任务。目前,大运村的全貌基本上已经呈现,当然在大运会开始之前,周边的一些市政道路、基础配套还将更加完善。”
高新体育中心将承接大运会的乒乓球赛事,这座2018年上半年开工的场馆,已经实现了装修收尾工作。由于该场馆的设计就考虑到未来成都在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时可能涉及的冰雪项目,因而场馆内部地板进行了专门的冰场地坪和保温施工。记者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现场管理人员处了解到,目前体育馆的施工已经完成,“从2018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到今天基本完工,在高峰期每天有接近1200名施工工人和管理人员在项目工地,就是为了给成都大运会添砖加瓦,向世界展示一个高速发展的成都!”
随着成都贯彻“东进”战略,简阳市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文体事业,2018年2月开工的简阳文体中心就以“八馆五中心两园一家一大剧院”的设计布局,全面推动城市综合实力提升,为市民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文体生活。成都大运会的跳水和柔道比赛将分别在这里的游泳馆和体育馆进行,施工方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向红星新闻大运频道记者表示:“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建设,两大大运场馆按时进入初验,而其他场馆的建设同样稳步推进,力争打造成新兴文化体育综合地标!”
于21世纪第二个十年末段开启,用四大场馆初验迎接新的十年。这场跨越了两个十年的邂逅,既是成都在“三城三都”建设稳步迈进的写照和印记,更是天府之国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的礼物之一。
城市远见
提前规划打造“坪效之王”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国家在整体体育层面强调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将全民健身提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力图让全体人民享受到体育发展的更大成果。成都大运会作为蓉城在打造世界赛事名城过程中的又一个关键节点,如何让全体市民享受大运带来的成果,更是大运会隐形遗产如何有效转化的关键问题。
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全世界的难题。留存的场馆将对四川这个体育强省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帮助成都实现从世界赛事名城,到世界体育名城,再到世界生活名城的历史性跃迁?成都市通过对大运场馆前置化处理的思路,为这个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
高新体育中心主场馆内效果图 红星新闻资料图片
此前,在接受红星新闻大运频道记者采访时,奥运冠军、中国体坛名宿邓亚萍曾表示成都在处理大运遗产问题上“展现出了这座城市发展规划的前瞻性”,同时通过更多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降低场馆在后大运时代的空置率,更多元的文体生活也进一步拉升了成都的城市幸福指数。
以成都大运会大运村项目为例,1-3号运动员公寓将作为未来大学生的宿舍,大运会期间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将作为酒店使用,“产教融合”的方式让体育与教育这对孪生兄弟的关系更加紧密,利用率的提升也让未来场馆群不会闲置;再比如简阳文体中心场馆群的打造,将建设美术馆、图书馆、市民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接受红星新闻大运频道记者采访时,简阳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人员表示:“保障大运会比赛的顺利进行是我们的第一步工作。大运会结束之后,这里将成为我市惠及全民的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全民健身工程和文创产业工程,相互之间的有机结合能够发挥‘1+1>2’的作用,真正满足市民日益增强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市场化的今天,场馆运营更加注重“坪效”,降低空置率是激活场馆基础属性的有效途径。作为首个由著名运动员命名的体育产业基金的创始人,邓亚萍在接受采访时曾为成都点赞,她表示:“有很多演唱会、电竞比赛等活动都落地成都,这座城市的活力让场馆能够有更多内容支撑。同时,更多全民健身的活动和赛事也需要利用到更多的场馆,成都目前的基础设施条件已非常令人艳羡了!”前置的转变让大运场馆在后大运时代成为“坪效之王”,这也给所有国家、地区和城市打造了一个处置赛事遗产的蓝本。
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夜景 红星新闻资料图片
体育,正改变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2019年抖音更新成都“标签”,成都人对体育关注度首次超过火锅。世界最长的绿道系统在这里密织成网,成为前沿时尚的赛道,15分钟健身圈正在“家门口”呈现;社区运动节已来到每个社区、每个市民身边;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00%覆盖,街道(乡镇)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绿道就是成都人的跑道,公园城市就是成都人的运动场。体育正在改变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而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成都就要正式进入大运会时间。除了已经完工的场馆之外,还将陆续有新建和改造场馆于4月底之前完工。“三城三都”建设已按下加速键,大运会场馆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将进一步激活城市发展的新兴活力,提升成都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让蓉城魅力彰显于世界面前!
红星新闻记者 何鹏楠 裴晗
制图 欧鹏
编辑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