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缺厕所的农村,建了一大批农民用不起、用不舒心的“尬厕”,这显然是严重的资源错配和浪费。
八旬村民在-20℃户外用铁桶如厕,坐便器装在灶台正对面……近日,新华社报道了沈阳农村厕改中的种种乱象。当地部分地方的改造厕所存在设计缺陷大、工程质量差、后续保障弱等多方面问题,近5年来,政府投入过亿元改建的8万余个厕所弃用超过5万个。
小小厕所,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为了改善乡村公共卫生条件,助力乡村振兴,近几年,从国家到地方,都投入大笔资金,推动农村厕改,仅仅一个沈阳市,2016年到2020年间为此投入的资金就高达上亿元。然而,从新华社记者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地方的农村厕改,不仅没有带来福利,反而给基层添了堵。一个个建好的“尬厕”,真是让人生气让人愁。如此厕所革命,似乎更多成为了一场政绩秀。
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厕改在沈阳部分农村变味,至少暴露出三个问题:
其一,厕改规划和建设,没有做好专业的论证、把关。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农村取暖措施相对不足,显然不宜在室外建厕所。然而,沈阳农村厕改的前两年,当地却把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的室外厕所成了基层改建的首选。当民众反映后,当地厕改又转到以室内厕所为主,但又没有提供定期清理粪污等服务保障安排,导致农民常常“用不起”。倘若之前由专业人士把关,进行缜密规划和科学指导,何至于来回折腾。
其二,农村厕改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理当倾听民众的想法,重视每一个人性化的细节。但沈阳部分农村厕改问题折射出的,似乎没有更切实际地考虑到民众需要和感受。由此才导致坐便器装在灶台正对面、三口之家建了三个厕所、废弃房屋建厕所等怪象的产生。
其三,厕改的事后评估和监督机制不足。这些问题厕所建好之后,似乎没有人来管民众是否用得方便和舒心,许多厕所建好后闲置浪费也没人管,迟迟没有启动相应整改。至于厕改的资金使用,也成为了一笔糊涂账。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至今,沈阳农村厕改政府补贴标准为每座室内厕所4500元、室外厕所3500元。但不少村民反映,村里通知室内厕改补贴仅为1500元,且这钱也有人没领到。厕改资金下拨和发放的差额到底去了哪儿,其中有无寻租腐败,恐怕也要打个问号。
在最缺厕所的农村,建了一大批农民用不起、用不舒心的“尬厕”,这显然是严重的资源错配和浪费。农村厕改是造福万家的好事,但好事也要认真办,按规矩办。对于沈阳部分农村厕改暴露的问题,相关部门固然需要依据媒体报道顺藤摸瓜,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和追责。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完善农村厕改从规划、建设,到评估、监督的机制,真正将厕改的红利落实到位,遏制个别基层官员走过场、捞一把政绩走人的急功近利思维。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于平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