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阳刚之气”的理解、阐释与贯彻,尤其不能陷入性别对立的窠臼,造成社会共识无谓的碰撞与撕裂。
1月28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的《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要“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消息一经报道,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从教育部的答复看,相关表述与提案还是有差异的,比如没有刻意强调“男性女性化”,而是把“阳刚之气”作为所有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多是与体育教学相关。应当说,这种严谨与审慎是必要的。在现代社会,科学的教育理念理所应当是跨性别的,具有普适性的。
“阳刚之气”是个略带有文学色彩的表述,在过去常见的遣词造句中,多和男性相搭配。但这个词如果落实为一个具体的教育目标,那我们对它的理解、阐释与贯彻,就应当尽量科学、精准,避免仅仅停留在文学语境去把握这个词,尤其不能陷入性别对立的窠臼,造成社会共识无谓的碰撞与撕裂。
仔细阅读教育部的答复,也有助于我们对“阳刚之气”的理解。比如答复里提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坚强意志和合作精神,这其实是无关性别、男生女生都应当培养的品质。
在男女平等已经成为基本常识的现代社会,我们对“阳刚之气”应当有符合社会现实的理解,丰富这个词汇的语义区间。在现代教育场景下,“阳刚之气”应当指向一种心理状态、精神面貌,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性别特征。从近些年不少社会人士提出的建议看,他们所说的“阳刚之气”,指向的是柔弱、自卑、胆怯等问题。可见,这些问题其实是跨性别的,真正的“阳刚之气”是无论性别都应当具备的坚强、自信、勇敢。
在舞台上扮演女性、现实中拒绝为日本侵略者表演的梅兰芳,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花木兰,他们性别不同,但毋庸置疑,他们都是有阳刚之气的。我们对“阳刚之气”的把握,应当抓住它的精神内核,把它理解为男生女生都应当着重培养的品质,而不是把“阳刚之气”固化为某一种性别的天然特点,刻意制造一种性别尊卑意识。
此外,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多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去阐释,单纯用“男性”“女性”去归因,其实也容易掩盖问题的实质。比如学生存在的一些怯弱、任性、体质较弱等问题,其实仔细分析,这未必是性别的原因,更多是溺爱、放纵、只强调课本学习的家庭教育所致。我们所要做的,其实是调整教育目标、完善教育方式,而不是过度强调性别特征。
所以,我们不宜对“阳刚之气”做狭义理解,应当抽离出传统的性别意识,而注入符合现代价值的性格心理特征,如自信、勇敢、果决、有主见、朝气蓬勃、健康体魄等。这样看的话,“阳刚之气”确实是一个理想的教育目标,它一定会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都会为自己的性别而骄傲、自豪。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易之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