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不同往日,一个人若想凭空消失,完全脱壳为另一个身份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有两句古话,一直以来都震慑着一些违法乱纪、行凶作恶者。一句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句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以前,这些话更多是起着心理作用;如今在法治社会,党纪国法的震慑作用则更加明显。
近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通报,潜逃16年的伊春市委原书记吴杰凯被抓获归案。这是黑龙江省追逃追赃工作取得的最新战果,也是监察体制改革以来,黑龙江追回的级别最高职务犯罪嫌疑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吴杰凯不是潜逃国外,而是隐姓埋名,化身成为另一套身份的“代树国”,生活在成都。
↑吴杰凯(中)
隐姓埋名的逃犯我们见多了,但担任过多个正厅级岗位的逃犯,化身普通百姓,默默生活在国内,还是比较罕见的。公开简历显示,吴杰凯曾任黑龙江省政府研究室主任、伊春市长和市委书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还曾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实属不一般。
提到吴杰凯,也不得不从近20年前的一场反腐风暴说起。
2002年4月,黑龙江省绥化市委书记马德因涉嫌受贿被查。接着,一连串的人员卷入其中,引发了黑龙江官场一场“大地震”。其中牵涉到一位重量级人物——曾担任过黑龙江省政协主席的韩桂芝。韩桂芝被双规后,又牵出几位副部级官员以及一众厅级干部。时任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的吴杰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离奇“消失”。
如今,面对前来抓捕他的办案人员,吴杰凯哀叹,“对于你们的到来,我既感到突然,又知道这也是必然的。逃是没有出路的,被追回是迟早的事,我早料到会有这一天。”显然,吴杰凯并非不知道自己的结局,16年来,恐怕他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东躲西藏。
所谓惶惶如丧家之犬,从过往的案例来看,无论是国内潜逃,还是外逃的腐败官员,都无一例外地失去了往日风光。长期隐匿在秘鲁的“百名红通人员”张丽萍,隐姓埋名17年,连父母去世、儿子婚礼,都不敢现身,逢年过节只能形单影只;还有一些外逃官员,他们有的穷困潦倒,打黑工、当厨师、在殡仪馆背尸体,有的甚至殒命他乡。
吴杰凯之所以能潜藏这么多年,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当年技术侦查手段较为落后,社会治理,如户籍管理也并不完善。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一个人若想凭空消失,完全脱壳为另一个身份生活,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那些仍在潜逃者,以及有类似想法者,最好还是早日清醒。“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绝不是一句空话。
就在2月4日,最高法发布《新刑诉法解释》,规定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的,可以适用缺席审判程序依法作出判决;贪官外逃一年不到案,涉案财产可依法没收。这也传递出明确的反腐制度化的信号:牢笼越织越密、越扎越紧,腐败分子能够翻腾的余地在一步步被压缩。
也正因此,我们相信,陆陆续续还会有一些长期外逃的腐败官员被缉拿归案,而新的潜逃案例将越来越少,这终将是一个“彼涨此消”的过程。而吴杰凯的故事,对于公职人员,只会是教训;对于办案人员,才会是经验。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樊成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