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公布了成都市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第一批),11个区(市)县,共计35项。其中,白家肥肠粉、黄甲麻羊、泡菜、怀远“三绝”九尺板鸭、军屯锅盔……纷纷上榜,让人口水直流!
除此之外,还有蜀绣、茶制作技艺,白酒传统酿酒技艺,剪纸绘画、雕塑、陶艺、编艺等等,涉及传统美食技艺类、传统调味品技艺类、手工制茶类、传统酿酒类、民间手工艺品类等生产生活七大类。
来看看,有你爱的吗?
↓↓↓
传统美食技艺类(12个)
包括温江永盛九斗碗习俗、温江窝窝醪糟制作技艺、双流白家肥肠粉-九江肥肠粉、双流黄甲麻羊、彭州九尺板鸭、彭州军屯锅盔、崇州怀远“三绝”(叶儿耙、冻糕、豆腐帘子)、崇州汤长发麻饼、崇州天主堂鸡片、崇州石观音板鸭、大邑新场镇肥肠血旺、蒲江米花糖制作技艺。
双流白家肥肠粉-九江肥肠粉
两个锅盔,一碗肥肠粉,老成都人的巴适餐标配。
▲图据 双流发布
彭州军屯锅盔
▲图据 品鉴彭州
窝窝醪糟制作技艺
粉子醪糟也是不错的早餐。
▲图据 温江服务
永盛九斗碗习俗
办宴席什么的,九斗碗绝对上得了台面。
▲图据 大美永盛
黄甲麻羊
冬季羊肉汤,必选。
▲图据 空港融媒
汤长发麻饼
▲图据 今日崇州
蒲江米花糖制作技艺
▲图据 绿色蒲江
怀远“三绝”:叶儿耙、冻糕、豆腐帘子
一提到怀远三绝,脑海里自动弹出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的画面,那可是响当当的美食啊!
▲图据 今日崇州
新场镇肥肠血旺
来大邑,一定要品尝的肥肠血旺。
▲图据 美丽大邑
天主堂鸡片
去崇州,一定不能错过。
▲图据 今日崇州
还有两种让人口水直流的板鸭。
九尺板鸭
来自“板鸭之乡”九尺镇的九尺板鸭,是当地待客宴宾的必备菜式。
▲图据 品鉴彭州
石观音板鸭
▲图据 今日崇州
传统调味品技艺类(4个)
包括新都新繁泡菜、郫县豆瓣传统制作工艺、大邑唐场豆腐乳、蒲江豆腐乳传统制作技艺。
新繁泡菜
吃了那么多重口味,清脆的新繁泡菜你值得一尝。
▲图据 新都资讯
唐场豆腐乳
羊肉汤的标配。唐场豆腐乳以“香不露头”著称,反正就是香,吃就知道了!
▲图据 美丽大邑
传统服饰技艺类(刺绣、纺织)1个
郫都蜀绣传统制作技艺
蜀绣,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而郫都区素称“蜀绣之乡”。
▲蜀绣 红星新闻资料图
手工制茶类(4个)
包括新津传统技艺-手工择花窨制茉莉花茶、都江堰青城道茶制作技艺、崇州枇杷茶、蒲江雀舌制作技艺。
蒲江雀舌制作技艺
▲图据 绿色蒲江
传统酿酒类(1个)
大邑王泗白酒传统酿酒技艺
王泗镇自古便有酿酒的传统,素有“川西酒乡”的美称,其“王泗白酒”已列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图据 美丽大邑
民间手工艺品类(12个)
包括剪纸绘画(1个):新津民间剪纸。雕刻(2个):都江堰聚源竹雕、蒲江蒲砚制作技艺。陶艺(1个):彭州桂花土陶。编艺(7个):新都新繁棕编、双流永安竹编、都江堰传统竹椅制作技艺(青城山马椅子)、崇州道明竹编、崇州怀远藤编、金堂竹编蒸笼、新津民间绳编。其他(1个):双流黄龙溪香牌制作。
新繁棕编
新繁棕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起源于清代嘉庆末年,早在200多年前就已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
▲图据 新都资讯
传统农业生产类(1个)
都江堰安龙川派盆景制作技艺
都江堰安龙盆景制作技艺在川派盆景中极具代表性的。安龙镇现存的用古法“汉文拐”造型的银杏古弯已有300余年历史,是目前川西地区最古老的盆景实物。
▲图据 遇见都江堰
(下滑查看↓)完整名录
成都市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第一批)
是不是勾起了你的童年回忆
你最爱的是哪些呢?
首席编辑 黄海英 编辑 柴畅 综合成都市政府网站、美丽大邑、遇见都江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