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成都00后消费增长快 饮品订单增幅大

红星新闻 2021-05-28 21:59

5月27日,《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尽管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餐饮业市场受创严重,但餐饮企业全年注册量不降反升,达236.4万家,同比增长 25.5%。据悉,该系列报告已经连续发布五年。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傅龙成表示,关于餐饮的行业数据统计、分析维度目前还很少,但这些数据对于餐饮企业判断行业前景很重要,“这份报告有很多细分数据和案例,为餐饮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有利补充。”

趋势:本土餐饮品牌表现亮眼 品牌加速发力下沉市场

中国本土餐饮也在这一轮的消费复苏下表现亮眼。从 2020年地方特色菜的订单量走势上来看, 2月份订单量下降至低谷, 5月份就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在10月份到达峰值,同比增加172%。从地方特色菜线上订单量和订单金额的占比变化上看,去年60元以上人均区间的订单量、订单金额占比均在增长。其中,60-90元价格区间的占比增长最为明显,其订单量占比上涨5.7%,订单金额占比上涨5.1%。可见,地方特色品类正在往高品质方向发展。

此外,海底捞、老乡鸡、喜茶等中国餐饮品牌在规模化扩张、结构性调整、数字化转型方面也表现出色。中国餐饮连锁品牌门店规模持续扩张,为拉动内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带来重大利好。

2020 年,活跃在一线城市的餐饮品牌迅速下沉,在三四线城市“攻城略地”。以百胜中国为例,未来一年将开设大约1000家新店,目前公司仍在追踪700多个适宜开店的“空白”城市,将“小镇模式”进行到底。

伴随着2800多个县(市、区)、3万多个乡镇的纵深市场,成为餐饮业内循环广阔腹地,三四线城市的餐饮新消费需求也得到有力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三四城市的线上餐饮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三四线城市平均线上餐饮消费额为48.5元,同期增长2.4%,25-35岁为主要消费群体。 

当前,餐饮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并对供、需两侧都产生重塑性影响。报告显示,2020年5月以来,餐饮整体线上订单量快速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并在随后的7个月持续爆发增长,至12月完成同比增长107.9%。外卖平台、小程序、餐饮平台与品牌自建订单协同等线上点单方式,进一步打开了餐饮品牌企业数字化发展想象力,加速向线上转移。

成都消费特点:奶茶店火爆订单量占比饮品增幅最大

根据美团大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订单量排名前五的品类分别是火锅、小吃快餐、川菜、饮品店、烧烤。其中订单量占比变化最大的品类为饮品,增幅为3.2个百分点,跃居2020年成都第四热门品类。

2020年全国范围内新茶饮发展速度都相当迅猛,从成都起家的书亦烧仙草已经突破5000家门店,茶百道也超过了3000家门店。订单量占比增长位居第二的品类为烧烤,增幅为1.84%,跃居2020年成都第五热门品类。这与全国范围的品类增长趋势相契合,烧烤作为2020年的品类黑马,增长非常迅猛。在成都,烧烤这个品类同样有明显的增长。

2020年成都门店数量Top5品类为小吃快餐、火锅、水果生鲜、川菜、饮品店。从门店数量排名来看,2020年与2019年相比排序没有变动。各品类的整体门店占比变化较小,其中烧烤品类的门店数占比增长0.6个百分点,达到4.5%。

成都20~35岁仍为消费主力军,00后消费力增长最快

在2020年成都餐饮消费者中,男性占40.0%,女性占60.0%,仍然是女性占消费主导地位。成都餐饮消费者在年龄结构上有着非常明显的成都特色,消费主体为20~35岁人群,且保持着上升趋势。更年轻的消费者正在迅速崛起,20岁以下的消费者占比增长1.4个百分点。年轻人的消费多元而立体,丰富的夜生活、美食、说唱音乐等,令他们乐于自我展示和娱乐。

红星新闻记者 胡沛

编辑 倪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