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发布会上,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局局长桑福华介绍了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
桑福华表示,所谓政党协商,按照白皮书的定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党协商。目前,政党协商内容明确、程序规范、制度健全、保障有力。
▲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局局长 桑福华
桑福华介绍,政党协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中共党代会和党内重要文件的制定、修改;第二方面是宪法和重要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的建议;第三方面是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第四方面是关系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重大问题等。
政党协商的形式一共有三种。第一种形式是会议协商,会议协商里还有专题协商座谈会、人事协商座谈会、调研协商座谈会,还有其他形式座谈会四种形式。第二种形式是约谈协商,中共负责人和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相互约谈,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协商、交换意见。第三种形式是书面协商,中共党委就一些重大事务以书面形式征求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也可以以书面形式就一些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实践中政党协商是怎么开展的?会上,桑福华以中央层面政党协商中的会议协商是怎么组织实施、怎么开展的,作了简要的梳理。一共是四大步骤:
第一步是制定计划。每年年初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协助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政党协商的年度计划,提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审议通过之后执行。
第二步是协商准备。中共中央统战部协助中共中央办公厅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协商计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步是会议协商。中央层面的政党协商会议,每年至少有七次,这七次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至少是四次,李克强同志一次,汪洋同志两次。此外,根据情况,中共中央还会委托有关部门主持召开各种会议,根据情况不同,次数在十几次、二十次不等。
第四步是意见办理。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协助中共中央办公厅对党外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汇总之后,送给国家有关部门限期进行研究办理和落实,不能办理的,也要说明情况。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北京报道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