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鑫,前《南方都市报》体育国际足球专栏主笔,亲历多届世界杯、欧洲杯现场报道。
青春流逝,从来都在某一瞬间被点醒。“小将”布冯年过四旬还能踢主力,直到他在尤文图斯训练场看到新加盟球队的小基耶萨,“那是我第一次和前队友的儿子做队友,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应该要退役了”。
布冯曾在帕尔玛和恩里科·基耶萨当过队友,那是1999年,上个世纪的往事了。你能在小基耶萨的身型轮廓和五官当中,看到基因的神奇力量,一恍惚就是20余年,怎不让人感慨万千。时光不可逆转,儿子却能延续父亲的梦想,小基耶萨加盟父亲未能企及的尤文图斯,昨晚又在欧洲杯攻破奥地利球门,追平了父亲的欧洲杯进球记录。25年零12天之前,基耶萨在1996年欧洲杯与捷克一战进球,舞台同样是在英格兰,只不过一个在温布利,一个在安菲尔德,那时候小基耶萨还没有出生。
将门虎子总是佳话,因为它同样稀缺。同样是在1996年欧洲杯,作为卫冕冠军,10岁的卡斯帕·舒梅切尔和7岁的安德烈斯·劳德鲁普,带着父亲们拿到的冠军奖杯亮相温布利。天赋能传承吗?一定程度上,大劳德鲁普作为北欧最传奇的巨星,他的孩子在北西兰队踢上欧冠;卡斯帕作为彼得·舒梅切尔的儿子,有过莱斯特城奇迹、打破父亲保持的国家队不失球记录,但始终还是活在父亲的对比下。有次舒梅切尔父子在餐厅吃饭,前来索要签名的球迷对小舒说,你距离你爹还差很远哦,这句玩笑让老舒当场发怒。这不是唯一一次,小舒后来被媒体问父亲问得多了,直接就发飙回怼。
天赋,很难很难复制,不是每一个儿子都如保罗·马尔蒂尼,即便父亲把他们拉到更靠前的起跑线。小劳德鲁普从皇马青训营出道,小舒梅切尔15岁就随父亲签约曼城,小基耶萨两三岁就已经是佛罗伦萨场边明星,当年巴蒂斯图塔转会离开,记者采访小基耶萨说以后靠谁来进球,他竟第一个没有想到自己爹,而是说“托尔多”,被提醒选的是个门将后,说“我”,相当可爱。
谁也没有把小基耶萨当年的童言当真,当年佛罗伦萨青训营大多数人判定他的天赋不要说超越父亲,甚至不一定能在职业赛场出人头地,身体条件一般的小基经常被下放到更小年龄段一起踢。这很正常,顶尖球员万里挑一,基耶萨本人也给儿子谋划了更保险的出路,他在佛罗伦萨选了一所顶尖的美式国际学校,好让儿子学好英语,将来做国际型打工仔;小基耶萨也考上了大学,如果踢球不行,他想去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钻研。
再出色的父亲,也只能助推到这里,自己会飞的才能是雄鹰。我试图在那些经典的讲述父子关系的电影里,找一些相似的金句,最终能看到的契合老基耶萨和老舒梅切尔共同特点的,都只有一句:去吧,做自己。快快乐乐的做自己,做自己想要的自己,而不是被设定好的一个重复父辈足迹的远大目标,他们可能穷尽一生也无法达到。
命运是无法完全复制的。小基耶萨很幸运,他的父亲生在一个要和维耶里、皮耶罗、因扎吉等等伟大射手竞争的意甲“小世界杯”时代,而小基耶萨时代的亚平宁足球百废待兴;小舒梅切尔和他的丹麦队友不一定能书写新的夺冠童话,但他们团结作战的每一场,都是丹麦童话足球的新篇章。
每个男人都有个足球梦,也曾幻想儿子帮自己实现英雄梦,但最终都会像老基耶萨和老舒梅切尔那样,安安静静做儿子的球迷,即便他们不会成为冠军和传奇。骄傲不是来自达成别人眼中的目标,在自己的命运路上突破就好,开开心心鼓鼓掌,那是优雅的老父亲微笑。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