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5日),红星新闻记者在天府国际机场第四次综合演练上,体验了国内和国际出发旅客的全流程。
国内出发
自助安检,一路四川美景
据介绍,二号航站楼将全部用于国内航班停靠使用。
与其他机场一样,旅客需要先通过预安检和安检两个环节,但已基本采用自助方式进行。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旅客先会通过刷身份证或机票等证件,通过自助机器完成预安检。
之后,在安检区域会经过两道自助区域,首先进行身份验证,再刷脸即可通行。
进入机场后,旅客还可以使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智慧航显,通过人脸识别查询旅客的登机信息。
一路前行,可以看到机场内部还有充满四川特色的主题庭院,修建在航站楼内部不同区域,每个庭院景观都是不同的四川名胜风景的缩影,包含青城山、金沙遗址、九寨沟、蜀南竹海等,不出航站楼就可看尽四川美景。
转机
无人驾驶系统
T1和T2航站楼转机1分钟抵达
在T1和T2航站楼之间转机时,只需搭乘免费的APM捷运系统,不到1分钟就能抵达。
红星新闻记者在试乘时注意到,就像地铁一样,APM捷运系统也会显示列车的目的地,以及到站时间,但其车厢更小。
这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承担旅客往返于各个航站楼之间的运输工作,实现无缝隙换乘。
国际出发
一次查验,全程“无接触”安检
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共有一个安检区域,位于值机大厅中间。因为是国际航班,旅客需要在安检区域进行海关、安检、边检“三关”检查。
不过对于乘坐国际航班的旅客,机场采用了海关安检联合检查的形式。这意味着传统流程上大家需要分别接受海关和安检对随身行李物品的检查,在天府机场,大家只需要经过一次查验,就可以完成检查。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同样是自助安检,同时,行李检验也可以通过刷脸等方式。经过毫米波检测门,旅客站成“大”字形接受一次3D检测,工作人员在一旁的屏幕上实时查看旅客身上的金属物品,全程都是“无接触”安检。
顺着检查路线进行完“三关”检查后,所有旅客都将汇聚到4楼的中央商业区,从中央商业区到最远端的登机口,步行需要8分钟左右即可到达登机口。
如果时间充裕,乘机旅客还可以在3楼的中央商业区购物,这里有成都最大的免税店,将云集大量的出境免税店和免税商品。目前,已经可以看到中免集团在进行店内装饰装修。
GTC
引入9种交通方式
一出地铁站,就可以自助托运行李
两个航站楼之间建设了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将高铁、市域铁路、地铁、出租车、私家车、长途大巴等多种交通方式高度复合及垂直叠合,实现了旅客零距离交通换乘。
具体而言,GTC引入9种交通方式,包括:机场专线、出租车、网约车、地铁、高铁、长途大巴、团队大巴、PRT、私家车,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站台和停车区域。
红星新闻在现场看到,GTC不仅有明显的交通指引,同时还有电子显示屏,显示出港航班时间、状态,以及长途汽车发车时间、余票、票价,出租车站台排队人数和预计排队时间,机场专线的路程时间、排队时间等信息。
而成都地铁18号线天府国际机场1号2号航站楼站设在北区换乘大厅一楼。在这里,自助售票机已摆放整齐,自助行李托运系统也已安装到位。这就意味着,以后一出地铁站,就可以自助托运行李,候机登机便可轻装上阵!
多种交通方式集中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换乘枢纽,并通过连廊与1号、2号航站楼连接起来。到港旅客从航站楼到达层出口,通过GTC连廊可便捷抵达各种交通方式,步行距离都在500米以内。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