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端午,一个个社区成为成都节日氛围中最为精彩纷呈的亮点——
在天府新区,为期10天的麓湖龙舟节于华阳街道麓湖公园社区精彩开赛;
在青羊区,探险剧本杀、奇妙博物馆展演、小通巷汉服巡游等主题沉浸式文旅体验活动在各个社区轮番上演,让传统与潮流碰撞;
在邛崃市,13条端午社区精品游线路涵盖文博、研学、户外、拓展等各种类型,引来大量游客……
火热的社区游背后,是成都寻找激活社区引擎、为老城区注入新活力的探索。这其中,重构社区空间是重要着力点。
正如地理学家大卫·哈维在《世界的逻辑》中所言,虽然进入21世纪后,空间障碍越来越少了,但人类对空间特性或差异反而变得更敏感了,关键原因就是城市空间特质的细微差异,决定了资本和人才的流动方向。在成都的探索实践中,社区美空间就被定义为服务社区、提供普适审美体验,深度黏合社会价值、生活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空间场景。
塑造更具魅力的社区美空间,以此吸引资本和人才的回流,从一个个社区出发激活城市更新。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未来5年,成都共计划建成3043个社区美空间,其中,市级示范点位235个,2021年将建成市级示范点位91个。
▲玉林四巷爱转角文创街区
讲故事的空间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便看见了老成都的样子。
玉林北路社区是成都的一个典型的本土社区,全社区15000多人中有将近五分之一的老龄人口。沿街布局的是连片的老式居民院落和单位宿舍,大多是上世纪末修建。
▲玉林四巷爱转角文创街区
玉林四巷爱转角文创空间是一个例外,颜值是它从一众老建筑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簇簇三角梅掩映着玻璃尖顶小房子,时尚的造型引得许多游客过来拍照打卡。走进文创空间,咖啡和茶的香味在此交融。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这里绝非一个普通的商业空间,还是一个感受天府文化的体验点。一整面天蓝色的背景墙把“哥老倌”“打幺台”等传统的成都话呈现出来,让商业气息背后透露出文化意蕴。“成都故事”空间内,还有从全成都搜集而来的老物件,不再使用的留声机、缝纫机有着永远流传的时代故事。
▲玉林四巷爱转角文创街区
玉林四巷爱转角文创空间的建成,是一场“合谋”。“我们把社区两委+专业团队+居民糅合成一个共同体,一起挖掘当地的人文风俗和历史风貌,再以美好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成都市武侯区玉林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向万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玉林北路社区原本比较低端,沿街业态大多是“苍蝇馆子”,在决定打造社区美空间之后,社区将本土居民、驻区单位、社区规划师整合成一支力量,“大家一起走一起看一起商量,看社区到底需要啥?”
社区的需求,其实很接地气:老人想要能参加兴趣班,走下麻将桌能参加文体活动;亲子家庭要有读书分享会,有地方带娃还能培养孩子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年轻人想要共享办公室或第三空间,喝个咖啡、赶个项目、开个短会都能解决。
这就类似于社区邻里空间,一个社区的生活共同体都愿意到这儿来。当然,要打造这样的空间少不了企业的参与。
“在我看来,社区美空间的打造是旧城改造中的一种‘借力’,政府不再大包大揽,让企业来帮政府做,”成都美亿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爱转角项目负责人尹雪飞说,他所在的公司参与了玉林四巷爱转角文创空间的打造和运营,除了硬件的更新,还要负责空间每周的活动策划等软件提升。近千平米的空间被分割为成都盖碗茶、成都故事、成都文创等近10个“小而美”“小而精”的沉浸式社区商业新消费场景和新人文体验场景。有人喝茶看书、有人聊天会友,也有人在此洽谈工作,红星新闻记者探访的这个周一下午,每个空间都没闲置着。
▲玉林四巷爱转角文创街区 社区阅读空间
当然,企业在其中也有薄利可赚。尹雪飞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从玉林四巷爱转角文创空间启用后,整个社区便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每到周末,空间的消费人次不下百人。更长远来看,尹雪飞希望复制商业模式,让“爱转角”成为一种IP输出。
“一个人的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整整齐齐才愿意多待在家里,社区也是一样,美空间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质,能吸引到不同群体到这里来感知美、创造美、喜爱美。”向万军说,比如,美空间里最近有一周三次的老年课堂,专门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大受欢迎。即使外地人也对社区有了更多认同感。“锅盔女王”是南充人,却对玉林北路社区充满情感,每年都会主动捐出一笔几千元的爱心款,在重阳节时看望社区的老人和困难家庭。
玉林四巷爱转角文创空间的打造,是成都打造社区美空间的一个缩影。“我们致力于让社区美空间在具备咖啡厅、茶馆的常规功能之外,发掘出更多更具体验性的功能,”成都市委社治委副主任郑志表示,社区美空间作为集艺术表达、文化展示、消费体验、情感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美学运用场景,它首先注重美学设计,也会配套服务业态以激发社区美空间经济价值和消费体验,更重要的是,人和事是社区中最核心的灵魂,作为扎根于社区的空间,它将挖掘和展现集体记忆,讲出成都的社区故事。
面向未来的公共美育空间
在成都,玉林四巷爱转角文创空间仅能代表社区美空间的一种形式,它从基层凝练社区文化,并以美空间为载体呈现。而另一种形式,则是文化场馆的下沉,让社区成为美育延伸的触角。
成都公布的第一批十个社区美空间中,青羊区成都画院便是这样的代表。
▲成都画院外墙
成都画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支矶石街59号,占地面积2331平方米,是“三进三出”的典型的四合院川西民居建筑,也是宽窄巷子片区现存最大最完好的建筑,这里曾走出周春芽、朱佩君等知名艺术家,多元包容的氛围使其成为成都文化的重要名片。2010年,面对全社会对公益性美术馆的需求,成都画院正式加挂“成都市美术馆”的牌子,这也意味着它将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城市的艺术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动力。
尽管毗邻宽窄巷子这个热闹的景区,成都画院却尤为幽静清雅。或许对于公众而言,“阳春白雪”的成都画院不那么平易近人。这也是国内许多美术馆面临的问题:由于缺乏互动性项目,大多数来参观的人们只是走马观花式看看展,拍拍照,如果要覆盖更多人群,美术馆需要打通场馆和人群之间的堵点。
社区可以作为一个切口。
“我们已经被拉入社区了,”成都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党支部书记何红英笑说,“社区有场地没内容,我们空间有限但内容特别饱满丰富,所以我们就将专业的内容送到社区里、绿道上、商业空间里,把艺术成果转化到生活场景中,让艺术的传播超越边界。”
▲成都画院举办的画展
据了解,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与青羊区少城街道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展馆的内容送到社区美术馆,让展览在社区延伸。同时还通过举办公益性展览、公益性讲座、文化惠民活动等一系列措施,让艺术触及市民。
如今,这个坐落在成都画院老院子里的成都市美术馆,除周一闭馆外,全年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每年公益开放300天以上,举办展览不低于15个,公教活动12场以上,虽然展厅展线只有180米,但以其较高的展览质量,成为了成都重要的艺术展览场所。
▲成都画院举办的画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社区美空间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空间的边界。成都画院首创“三云一中心”智慧美术馆,打通了网络互连的边界与空间维度,实现市民在家就能游览的智慧美术馆,带来闲与趣、新与美的共享体验。简单来说,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轻松实现馆藏文献云阅读,室内室外定位、感应式自动讲解、VR全景观展,多媒体有声呈现、观展路线规划、服务设施选择,评论留言等功能。每次一有国画、版画的公益性教学课堂,微信推送十分钟不到就会被“秒空”名额。
“美术馆应该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让美术作品转化为高品质精神生活,这是时代需求,”何红英认为,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能够作为社区美空间的代表在于整合全市艺术资源提供给在地居民,“美术馆是一个社会细胞,以此为切口可以面向城市甚至民族宏大的未来,切合这个时代公众对于展览艺术和美育的需求。”在何红英看来,社区美空间也在打造面向未来的公共美育空间,其美育的职能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市民素质有着长远的影响。
“场所品质”刷新城市品质
成都为何会建设社区美空间?郑志介绍,推进社区美空间建设,一方面是主动回应市民多元需求,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供给体系,通过打造一个个高品质的城市场景、社会场景、文化场景,以创意设计、美学表达点亮社区,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另一方面是适应新阶段城市转型跃升发展的创新探索。
“近年来,成都城市规模快速增长,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城市发展模式正从外延扩张向内涵集约转变,从宏大叙事向人文尺度转变,”郑志表示,推动社区美空间建设,就是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新理念、新时尚引领未来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城市设计研究院院长刘虹敏对此有更切实的感受。她是成华区龙潭街道社区规划师,也是成都幸福美好十大工程首批市民观察员。在她看来,原来社区改造注重实用价值,以公益和服务为主,现在社区美空间的打造则更多融入美学价值和深层次的文化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的撬动。刘虹敏分析说,老旧小区改造,实际上是通过设计重新塑造生活,牵涉社区文化、城市历史与定位、美学标准等方面,“这对设计就是一个大的考验,你还得研究国家和地方政策,设计远远不是画一张图纸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时代变迁的总体趋势,成都将天府文化和城市美学结合,给出了更具人文关怀和美学意味的回答,”刘虹敏表示,城镇化进入下半场之后,城市的旧城更新不再大拆大建,而是在存量开发的基础上做修补,以更具关怀度和美学度的处理来提升旧城价值。
事实上,这是“十四五”时期城市共同探索的空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社区规划师沙永杰曾为上海“十四五”建言,他指出,“社区规划”之于“社会治理”,就是要在合理布局、优化空间中,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在物理空间限制上的瓶颈,通过“闪转腾挪”,使社区的每一方、每一寸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充分满足不同社群对于美好生活的不同需求。不仅要“修立面”,更要“补内胆”,城市的“微更新”把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得感和幸福感充分考量进去,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当空间附加环境和情感归属后,就成为场所,场所品质成为不同空间吸引、留住资本和人才的关键,”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认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才回归都市工作与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场所品质”正在成为空间吸引创新人才、促进知识产生、集聚创新活动的关键。以提升场所品质和激发创新活力为目标的创新街区建设,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城市空间革命。
企业更为敏感。“空心化的老社区需要小而精的空间来赋能,”尹雪飞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们观察到目前人流正在回流主城区,有人气、有人流,我们就能长期做下去,爱转角可以在城市不断复制。”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谭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