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
人民政协在组织构成上有何特点?人民政协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有哪些机制性安排?发布会上,对于红星新闻记者的这一提问,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理论局局长汪连海回复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其组织构成具有鲜明特色。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党外代表人士在各级政协中占有较大比例,换届时委员不少于60%,常委不少于65%;各级政协领导班子中副主席不少于50%(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
▲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理论局局长 汪连海
汪连海介绍,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时,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协委员的有1299人,占委员总数的60.2%;担任政协常委的有195人,占常委总数的65%;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有13人,占副主席总数的54.2%。全国各级政协组织中,有41万余名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和省级政协有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专职副秘书长。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也有一定比例的党外代表人士。
汪连海表示,尊重和保障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权利,支持在政协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讨论协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作出机制性安排。全国政协进一步健全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机制,在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通则、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大会发言工作规则等制度文件中,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提出提案、提交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作出机制性安排,对以民主党派名义提交的提案、大会发言和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等认真办理、安排和反映。
汪连海还透露,2013年以来,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提交提案近3000件;提交大会发言525篇,其中口头发言81次;报送社情民意信息3万余篇。这为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促进政党关系和谐、服务新时代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北京报道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