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记者今日(9日)从成都新津区获悉,位于新津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天府农博主展馆木结构工程于近日完成最后一吊,这标志着全国最大跨木工程量及最大跨木构,同时也是全世界跨度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完成。
据介绍,主展馆项目五个馆共有77个巨型木拱,跨度高度均不相同,节点类型繁多,设计难度大,其中最大一拱跨度为118米,最高为43.25米。
目前,天府农博主展馆项目已经雏形初现。远远望去,犹如稻浪翻涌起伏震撼人心。
特色建筑形态 长在田间地头的建筑地景
天府农博主展馆位于天府农博园核心区——天府农博岛科创空间,西邻羊马河,周围是高标准大田3000余亩,自然生态优越,毗邻成新蒲快速路、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交通便捷。
主展馆总投资16.9亿元,由中国建筑设计院院士崔愷领衔设计。项目按照“田间地头办农博”理念和“复合多样、前展后街”功能布局进行设计,由五个连绵起伏的拱形建筑构成,从整体外观来看,建筑具有指状渗透、稻浪翻涌的特色化形态,从功能上看,前展后街复合功能,创新田展结合的新型展会模式。
项目占地面积约202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中1号馆为会议中心,2、3号馆为农博展场,4号馆为农耕文明博物馆,5号馆为农创孵化,展馆东侧为商业街区。
创新技术运用 世界级木结构建筑巅峰之作
据介绍,主展馆项目采取世界首创的钢木混合空腹桁架拱(钢木结构),整体为CNC 加工木檩条+ ETFE 膜结构体系,这座长在田野中的巨型建筑,在工程技术上运用了许多在成都,乃至国内都少见的高新技术、高级材料。
据了解,木结构原材料是来自欧洲高寒地带的落叶松和云杉,在奥地利、瑞士工厂采用CNC数控机床加工成成品,其材质强度高、坚固耐用。钢木结构的组装采用变截面胶合木作为拱形桁架的上下弦杆,和锥形腹杆共同形成三角形截面的拱形桁架。利用天然木材的肌理,通过结构展现建筑的表现力。
顶棚为德国进口ETFE膜,这种膜的承重能力强,仅仅0.25毫米的厚度,承重能力却达到每平方米2吨。膜片数量多、颜色多,通过采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加工图数字化自动出图等措施,达到设计规则统一、安装快捷高效的效果,最终呈现五彩斑斓的表面,表达积极、健康、丰收的景象。
主展馆项目五个馆共有77个巨型木拱,跨度高度均不相同,节点类型繁多,设计难度大,其中最大一拱跨度为118米,最高为43.25米,这使得天府农博主展馆成为全世界跨度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主展馆木结构工程于近日完成最后一吊,标志着全国最大跨木工程量及最大跨木构,全世界跨度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完成。
另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拥有承载农业博览、会议论坛、演艺体育、总部办公、农创孵化、研发科创等产业业态的众多功能,举办四川农业博览会、成都天府大地艺术季(秋)、亚太地区智慧农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高峰论坛等重要活动。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图和视频由新津区提供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