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泰斗邱俊鹏逝世 享年92岁 周裕锴悼念:传薪续火,滋兰树蕙

红星新闻 2021-08-27 19:07
进入
文化快报
阅读更多内容

今(27)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苏学泰斗、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会长邱俊鹏先生,因脑梗、颅内出血,抢救无效,于2021年8月19日13时5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92岁。

遵照其生前愿望,丧事从简,不发讣告,不举行仪式。

邱俊鹏先生1930年1月16日出生于四川隆昌,为我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学者、苏轼研究专家。据了解,邱俊鹏先生四川大学毕业后,即留校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四川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0年9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成立之后,历任秘书长、常务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宋文选》(与张志烈、项楚合著)、《唐诗三百首注释》(与陈昌渠、张志烈合著)等,发表苏轼研究和宋代文化研究论文100多篇,如《苏轼少年时期思想探微》《苏轼民本思想的渊源、特点及其实践浅谈》《苏轼徐州诗作探析》等。

邱俊鹏

得知邱俊鹏先生离世的消息后,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周裕锴内心很是悲痛,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邱老师为人耿直、热情,对学生很好,对我也有很多鼓励。我当年留校四川大学时,就受到了邱老师的很多照顾。”周裕锴说,1980年,中国苏轼学会研究院成立,作为元老级人物,邱俊鹏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国内外会员组织、活动开办等,不仅如此,邱俊鹏在苏轼研究上也做了大量的贡献,“邱俊鹏老师曾参加《苏轼资料汇编》的编写工作,并负责明清部分的审订。参编负责的《宋文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很高的学术质量。他的论文至今仍然被编写苏轼作品读本的学者所引用借鉴。”对于周裕锴而言,邱俊鹏先生可以用“传薪续火,滋兰树蕙”评价。

邱俊鹏(前排左一)张志烈(前排右一)周裕锴(后排左一) 

拍摄地点:武汉市黄鹤楼前

时间:1985年秋季(周裕锴供图)

想起过往与邱俊鹏先生的种种,周裕锴不禁写下一段文字:

我是昨天才知道邱老师仙逝的消息,未能前往祭奠,深感悲伤遗憾。

邱老师曾任川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为人耿直旷达,尤其爱护青年学子。我读书时就常向先生请益,留校任教后,更得到不少关爱,曾多次跟从先生参加苏轼和黄庭坚的学术会议,至今记忆犹新。大约三年前曾在望江校区南大门外郭家桥路遇邱老师,他当时已快到九十岁,依然身板挺直,精神矍铄,可惜只匆匆交谈几句便分手了。我当时心想,邱老师一定能长命百岁。噩耗传来,竟不敢相信。我还记得他叫我“小周”的声音,而今小周亦年近古稀。岁月不居,悲从中来。

然而人有生死,如日有昼夜,本自然规律。

邱老师高足胡传志先生,我的小师弟之一,今为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导、资深教授,火尽薪传,可告慰老师于九泉之下。

邱老师千古。

“邱俊鹏先生是苏轼研究的卓越组织者。”原眉山市政协副主席、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张忠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是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77级学子,是邱俊鹏先生的学生,能认识邱先生并接受他的教育是他一生中的荣幸。

“邱先生不光是苏轼研究的组织领导者,更是一位享誉中外的苏轼研究大家,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成果都是带有指导意义的。”张忠全说,每次学术研讨会召开之前,邱俊鹏都要与举办地的领导和理事们一道研究并确定研究会的主题,并根据这一主题写出一篇指导性的论文。其论文每次都作为学术研讨会的开幕词。“其实,开幕词就是该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和方向。如果把握不住方向,就很难对一些问题得出较为统一的认识,就很难出成果。”所以,邱俊鹏先生所定的研究会主题,至关重要。

“邱先生对晚辈的奖掖和帮助是悉心的,就说我吧,我研究苏轼和三苏文化实际上是邱先生引我上路的。”张忠全表示,1980年,参加全国苏轼研究学会成立大会之后,回到学校,他开始了对苏轼的研究,当年的学年论文选择了苏轼的黄州词这个题。在资料的收集整理、观点的提炼等方面都受到邱俊鹏先生的指点,文章写出来后,邱先生又逐字逐段地给予点评,让他不仅完成了作业,还知道了该如何做学问。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 曾琦

编辑|段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