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司法行政领域党员代表围绕“司法行政跟党走,不忘初心为人民”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会上,北京市西长安街司法所所长谭秀云回答了红星新闻记者关于如何调节纠纷矛盾的提问。
▲北京市西长安街司法所所长谭秀云
“基层司法所的所长这个岗位和群众是密切相关的,长期接待居民咨询,调解各种纠纷矛盾,这些工作您积累了哪些经验?应该如何更好地宣传法律知识、调解纠纷矛盾?”
谭秀云在回应中提到,她在基层司法所工作整整有8个年头,调解工作是基层司法所的工作职能之一,平时与居民群众打交道也是必修课。基层老百姓之间的矛盾纠纷主要涉及邻里纠纷、婚姻家庭、遗产继承这些方面。虽然事不大,但是解决起来难度挺大。要处理好这些问题,要做到三个“坚持”。
第一个坚持是用群众的立场来看问题。谭秀云举了个例子。她说,去年他们调解了一起纠纷,是一起七兄妹之间的家庭房产纠纷。其中三个兄弟姐妹还不在北京,在别的城市,所以调解起来难度比较大,现场集中调解基本是不太可能,所以他们通过建立微信群,调解员通过‘5+2’‘白+黑’的方式多次入户调解,运用法律知识,结合调解经验,站在大家庭的角度帮助劝导。最后,是调解员的执着打动了他们,也有亲情的温暖感化了他们。
“持续五个月的调解,最终七个兄弟姐妹都在调解书上签字了。其中一位大姐,当时抱着我落泪,她说我们一家终于可以一起吃顿饭了。当时就特别激动,我就在想,只有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自己的事,将心比心,才能做到心心相印。”
第二个坚持是选择最佳的方法来处理问题。谭秀云表示,调解工作是讲究艺术的,既要考虑到调解的成功率,又要照顾好人民群众的情绪。有的时候在调解中要根据情况掌握好方式方法,最大限度避免群众之间的纠纷。
第三个坚持则是用最优的结果去促成调解工作。谭秀云说,在调解工作中,往往是在获得和妥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所以要在坚持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找到那个平衡点,让双方满意,不留后患。
红星新闻记者 严雨程 北京报道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