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介绍,本次大会以“大变局下的经济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将聚焦发展与安全两大课题。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将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图尔克先生担任首届大会荣誉主席,中国国家禁毒委副主任、中国警察协会副会长曾伟雄先生担任大会主席。多位重量级国际嘉宾将出席本届大会。据悉,大会会期为10月18日-20日。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很多国际政要、知名学者纷纷表达现场参会愿望,但由于旅行不便,很多嘉宾不得不线上出席。出席嘉宾包括博鳌亚洲论坛潘基文理事长,周小川副理事长,俄罗斯前总理祖布科夫,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芬兰前总理阿霍,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长拉萨那威西,泰国前副总理兼外长素拉杰,芬兰发展合作与外贸部长斯基纳里,马达加斯加农业和畜牧业部长拉米利松,菲律宾农业部长达尔,塞内加尔经济、计划和合作部长奥特,巴基斯坦核管制局主席曼苏尔,美国前商业部长古铁雷斯等政要。
李保东表示,本次会议有三大期待。
一是搭建国际发展合作的新平台。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疫情使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各国必须为共同发展而努力,团结抗疫是唯一的出路。大会将呼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提高国际公共卫生水平。大会将关注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聚焦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挑战,积极助力全球经济复苏。大会还将以多边主义为引领,推动持续深化、优化国际发展合作,推动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促进亚洲、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复苏。
二是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新规则。新工业革命的时代浪潮奔涌而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医药、量子技术、区块链方兴未艾,深海、极地、外太空,正成为人类拓展发展空间的新领域。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材料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正在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也带来新挑战。大会呼吁各方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创新全球治理模式,加强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等领域的政策协调,推动补齐技术转移与监管、国际数据流通、人工智能等领域国际规则短板。“我们的会议不是制定规则的场合,是为制定规则凝聚共识的平台。制定规则的工作是政府的责任,但在制定规则之前需要达成共识。我们要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发展环境,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
三是汇聚可持续发展新动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最近表示,世界已经严重偏离了如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无论是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还是阻断金融风险“传染”、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动新型全球化,都需要国际社会广泛、深度参与。所以大家利用本次大会机会,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呼应二十国集团峰会、《生物多样化公约》缔约方大会、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等多边进程,团结国际社会共同克服疫情影响,保障粮食安全,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汇聚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新动能。
▲李保东
“当前,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仍在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家也了解到,供应链安全、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风险等问题日益突出,给世界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暴露出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和短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首届论坛大会在长沙举行正逢其时,一定会大有可为。”李保东如是说。
据介绍,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是首个聚焦经济发展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国际化主题论坛。本届大会由博鳌亚洲论坛与湖南省政府联合举办,由大会组委会和长沙市政府承办,期间将举办经济发展与安全博览会、全体大会、中外企业家座谈会、省市领导与驻华使节见面会、开幕式、青年圆桌会议等重要活动以及22场分论坛,议题涵盖“一带一路”、粮食安全、能源供给与安全、数字科技、金融风险、网络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城乡协调发展、就业安全、公共卫生风险、碳中和、生态安全、安保科技、智慧城市等内容。
在3天的会期中,将有来自全球2600多名嘉宾现场参会,另有众多嘉宾采用线上的模式参与大会讨论,共襄这一思想盛宴。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湖南长沙报道 摄影 王红强
实习编辑 向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