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峰会刚在格拉斯哥闭幕,面对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其他自然灾害的袭击,城市的脆弱和超负荷运转已经暴露无遗,无法再作为现代人的避风港。
早在2018年,联合国就曾发出警告,全球人口在50万以上的1146个城市中,有679个容易遭受旋风、洪水、干旱、地震、山体滑坡和火山爆发影响。今年5月,风险评估机构Verisk Maplecroft也发布了一份报告,调查了全球576个城市,其中414个人口超过百万,合计14亿人的生存空间正在面对污染、水资源减少、热浪等问题,其中风险最大的100个城市内,有99个位于亚洲。
在此情形下,韧性城市悄然成为一种理念和趋势,推动着全球建筑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为对此展开进一步了解,红星新闻走访了以韧性城市为设计发展方向的全球性建筑设计室Hassell。
建筑规划不只修渠盖楼
Hassell上海事务所董事负责人王翀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打造一个城市的韧性,一是要增加这个城市或者人居环境经受灾难后的修复能力,二就是在应对灾害过程中,也能采取措施去缓解加剧这些灾害的气候变化问题。比如,在建筑方面,目前常用材料还是混凝土,碳排放大概占总量的8%左右,如果用生物自然材料替代,将减少排放量。另外,尽量回收建材和使用再生性建材;创造条件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大量使用智能化电器等方面,都可以做到节能省电。
▲南旧金山科尔马河规划设计项目
王翀还强调,增强城市韧性需要综合性措施。和全球设计行业一样,Hassell设计室也一直在探讨,除了建造和重建场所,还能从哪些方面去支持灾难响应,要在设计中如何引入对于基建、栖息地和生态的扩展理解。
举例而言,Hassell在美国的南旧金山科尔马河规划设计项目,就是着眼于加强城市韧性,解决旧金山湾区海平面不断上升的问题,不仅要治水,还要修复生态,并增强亲水性。
▲深圳龙岗河干流碧道项目
同样的解决方案也用在了中国深圳龙岗河干流碧道项目上,之前河道经常暴涨暴落,水岸人群难以接近,而且滨河用地也面临更新。一方面,项目整合河流与城市绿地空间,构建多功能绿色基础设施;另一方面,针对河道狭窄、堤上堤下联系不畅的问题,通过修建慢行小径,构建网格,来连接城市与水岸,方便市民到访。除了生态回归与景观升级,还在龙岗河两岸规划产业发展中心,提升沿岸公共功能和经济活力。
城市韧性不只钢筋水泥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环保建筑和生态建筑等议题存在多年之后,又提出了城市韧性的需求,而这个新概念又增加了哪些内涵呢?
“社会韧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一个社区里面有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本让居民可以相互扶助、共渡难关。”王翀一语道破。比如,有些社区人口贫富差距显著或者背景多元化,在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些特点,对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拿出解决方案。
王翀还进一步解释,在一个城市中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一开始就要制定相应的开发建设模式,使土地资源利用更节约,比如围绕公共交通站点周边去做高密度开发,而不是郊区那样的低密度开发,让当地民众可以更多机会使用公共交通,无需开车争抢出行资源。
▲公共空间可以带来社区凝聚力
与此同时,王翀举例说,为了打造更安全的社区,减少黑暗角落,规划公共空间是一个有效方法。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这种公共空间可以用来作为户外市场,给经济上受到打击的个体商家一个缓冲机会,还能引导人群到这里相对放心地购买生活必需品,“公共空间可以让人更有安全感,带来经济复苏,进而带来这个社区的凝聚力。”并且,社区服务功能的设置也能有效增强人群的凝聚力,比如社区体育锻炼场所、养老服务、接驳车服务等。
Hassell在探讨澳大利亚城市火灾应急规划时,强调了开发公园、公共图书馆、休闲娱乐中心和主要公共街道的意义,因为这些地方是灾难发生前构建邻里关系的重要空间,也是造就灾难中相互扶持的基础。
王翀认为,全球变暖趋势不断加剧,遏制行动已变得刻不容缓,建筑业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建筑设计师不仅应该在行业内积极探讨应对措施,还应该向大众普及这些信息,提高公众重视程度,并推动行业标准完善,打破行业壁垒,以便推动综合性解决方案。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王薇
编辑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