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天,成都市民收到一份“大礼”——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绿道全环贯通。绕成都一圈,有121个绿色公园。这既是成都给市民的“绿色福利”,亦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阶段性成果。
今天,在成都环城生态公园里,成都人也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健康跑”,来迎接新年第一天——
上午10时许,在环城生态公园悦动彩林园,数百名成都市民组成跑团,在绚烂的阳光下,以绿色低碳的方式跑进新的一年。
▲2022年1月1日,成都市民绿道跑步迎新年。
公园城市里的绿色低碳幸福生活长啥样?
新的一年,市民对成都又有哪些期待?
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
幸福是天空的蓝,植物的绿
是回家路上的一抹晚霞
“成都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从全龄友好包容的角度出发的。”提及成都生态环境变化,过去一年里,曾铮看到的是,不管是公园、小游园,还是微绿地,生态品质和数量都有很大提升。同时,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的绿色生态资源,也正和市民生活的社区实现无界融合。
这些变化都是可感知的。比如,早晚跑步,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公园或绿道;公园里为小朋友设置了完善的游乐设施;天更蓝了,空气质量更好了,家里老人也喜欢在冬季外出运动了;利用城市绿道和慢行系统,可以实现工作、家庭的无缝转换。
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居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绿色低碳的幸福生活方式就在身边。”她举例说,从小区到家庭,都在践行垃圾分类理念;共享单车成了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绿色出行补充方式,等等。
曾铮所处的行业是城市规划。新的一年,她希望通过规划前端,全链条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她还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来到成都,留下来,一起建设这座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
“晴天率”高,是过去一年里吕蓉对成都生态环境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吕蓉的业余爱好是摄影,一个细节是,早上出门或是傍晚回家,都很容易拍到晴空或晚霞。
得益于成都生态环境的改善,她观察到,以前,身边朋友都喜欢去外地玩儿,但现在,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大家都更愿意待在成都。“一出太阳,在成都公园里走一走,别提多舒适了。”
吕蓉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贡献着市民力量:她将自己的汽车换成了新能源电动车,经常进社区参加垃圾分类调研、宣传活动,等等。
吕蓉的工作与公共卫生有关。她提到,过去一年里,她所在的单位承担了大量流调、核酸检测等工作,其中也涌现出了很多不顾个人安危、默默奉献的一线工作者。这是最让她感动的事情,也让她看到了一座城市团结的力量。
展望新的一年,吕蓉希望,继续用最好的医疗资源,给成都市民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和保障。
“在绿道上用健康跑的形式迎接新年,新颖特别,也代表着成都这座城市的年轻活力和朝气蓬勃。”市民瞿瑶说。
过去一年中,瞿瑶能明显感受到城市生态环境向好发展。从她居住的片区来看,绿地、公园的数量都有了大幅增长。
“城市生态环境变好,市民是实际受益者。”瞿瑶举例说,自家孩子今年7岁,从成长教育的角度来讲,她希望孩子可以常和大自然接触。在成都,到处都有公园,不论工作日还是周末,随时随地都可以带着孩子进入绿色空间。
瞿瑶的工作与社区有关。她希望,新的一年,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把“一站式”服务的触角深入企业需要,构建更加优良的城市营商环境。
▼
幸福是环境优美,是宜业宜居
是走出家门就能进入绿色空间
周学斌是一位医务工作者,从2020年开始,他就一直奔波于抗疫一线。
“2022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没有新冠肺炎疫情。”在终点站,周学斌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他告诉记者,希望成都这座公园城市能像这场新年迎新跑一样,迎着朝阳不断向前。
周学斌家住三环和绕城之间,“公园密度越来越高,城市绿地面积越来越大”是他对过去一年来对成都城市生态环境变化的感受。最直观的是,离他家一公里,就有一座城市公园。“随时随地,都可以和家人步入公园、绿地,享受惬意绿色生活。”他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低碳绿色的生活理念:每天上下班,周学斌都坚持走路或骑自行车。
“成都已连续13年稳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环境优美、宜人宜居是一个主要的评判指标。我希望,这个数字越来越大,市民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他说。
在过去的2021年,吴大燚看到了成都诸多变化,“尤其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包括公园、绿道建设和垃圾分类等,为成都人民带来宜居的生活场景。”
吴大燚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他所在的社区全域开展垃圾分类,在全民践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居民素质的提高以及社区环境的改善,“践行垃圾分类改善了周边的环境,也让市民生活更加幸福。”
“作为一个成都人,希望成都越来越好,也希望成都有更多绿色空间,城市更宜居,市民更幸福。”吴大燚说。
“新年第一跑是非常积极向上的一件事,希望2021年的不好可以随之而去,2022的每一天都能开开心心,健康顺遂。”在市民邹蕾眼里,跑步迎新年是一个很好的寓意,也说明成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变化,就在市民身边。邹蕾提到,家附近新建了很多公园,社区也开展了很多环保活动,绿色出行的人也越来越多,整个环境都在变好。
邹蕾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对于2022年的期待,她脱口而出:“希望疫情可以赶快过去。”在过去一年的抗疫过程中,她看到了成都人的乐观、团结,也看到了同事的责任与担当,“希望大家可以挺过这段时间,疫情过去之后,大家可以尽情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
▼
幸福是运动,是健康,是活力
是越来越多的绿色生态场景不断呈现
“跑步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活动,用这种方式迎接新年第一天,也寓意着我们今年会身体健康。”作为一名经常跑步的中学生,何志彬早早冲过了终点线,和同学们比着胜利的手势。
说起已经过去的2021年,何志彬告诉记者,过去一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收获了健康的身体,“之前我身体素质比较差,但现在通过体育课与体育锻炼,身体变好了。”
说起2021年自己眼中成都的变化,何志彬表示,成都的环境更好了。“采用绿色出行方式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更多地选择地铁、公交以及共享单车出行,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保护环境。”他补充说,“像我们小区门口的水渠,以前有垃圾,非常浑浊。但这两年,水变得干净了,甚至能看到水草。这就是生态环境的变化,给我们也带来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得益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正成为现实。”敬尧舜是一位体育工作者,也是一位狂热的健身爱好者。他告诉记者,他家附近就有很多公园,这些公园串珠成链,运动更加方便。他常和朋友一起,沿着绿道进行5公里或10公里城市健康跑。“在绿色生态场景中生活,很幸福。”他说。
敬尧舜说,除了绿道外,过去一年里,城市公共交通不断完善,公共交通也成了出行的首选。
对于2022年,敬尧舜希望成都生态环境能变得更好,让更多的人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到绿地、公园里去健身、运动。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彭惊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向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