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成都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讨论了《成都市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成都市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五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成都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并对成都接下来的人才工作进行了部署。
“这次会议吹响了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号角”,会议期间,成都市青羊区区委书记何勋表示,此次人才工作会议是成都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务实之举,充分体现了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青羊区
落实会议精神,青羊区如何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服务力?未来又将有哪些创新之举?
“近年来,青羊区不断深化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解认识,统筹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何勋表示。例如,青羊区实施了精准招引行动,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123个,并大力开展精准寻访、靶向招引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的“蓉漂人才荟·青睐英才”招才引智等活动。聚焦高层次人才发展,青羊区还首创了准独角兽企业人才“瞪羚班”。
在建设高能级平台载体方面,青羊区不仅聚集了成飞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等一批龙头航空企业和科研机构,还成功创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并高品质建成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
“下一步,青羊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和下沉深度,奋力推进人才工作先行先试,推动人才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何勋向记者介绍了青羊区接下来人才工作的发力方向。
“围绕建圈强链,升级产业人才政策体系。”这是青羊区接下来的重要举措之一。具体而言,将加强人才政策顶层设计,瞄准航空、金融、文旅、商务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快研究制定“青睐工程”“领航计划”等特色产业人才政策,构建全面、精准、有力的产业人才政策体系。
“我们还将深入推进人才自主评价机制改革,”何勋表示,青羊区将健全以创新能力、实际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人才自主评价“三定”机制改革,即:由产业觅定企业、由企业评定目录、由目录锁定人才,真正把人才评价主动权赋予产业、交给企业。
不仅如此,青羊区还将试行“零填报、一次给”人才项目申报制度改革,给人才充分信任。
在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何勋表示,将探索校院企地深度合作模式,推进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软件创新中心;加快与重庆大学合作,建设智慧城市有机更新中心。还将加快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四川成都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四川省传感器创新中心、中航无人机系统创新中心建设。
此外,他表示,青羊区还将高质量运行“蓉漂主题街区”,打造紧贴人才需求的“人才超市”,为人才安居、乐业、成长全周期赋能。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