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家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宁德时代(300750.SZ)动力电池涨价两次,按一辆新能源车汽车的电池成本来算,上次涨了1万元,前不久又涨了1万元。“承受不住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最近几个月里,我们新能源汽车也已经悄悄涨了两次价格。”
3月21日,宁德时代表示,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
2021年6月17日,上海,第21届中国国际电力电工设备展,宁德时代展台。图据视觉中国
而动力电池涨价,被认为是近段时间新能源汽车涨价潮的主要原因。理想汽车(02015.HK;LI.US)CEO李想此前公开表示,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
有业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动力电池价格已普遍上涨了约20%,“年初LG新能源和三星SDI及鹏辉能源的部分动力电池就宣布涨价,国内主要头部企业没有跟涨,后来也扛不住了。”据介绍,电池整体成本已提升超50%,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动力电池端的成本涨幅约为20%-25%。
为控制电池成本,有车企正将触手伸向上游。
3月21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已与华友钴业和青山集团签署两份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拟分别与后者在印尼和广西各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以进一步巩固在国内电池价值链中的地位。其中,计划中的三方印尼合资公司在满产后原材料总产能可以满足160GWh所需的镍、钴原材料供应;与华友钴业拟设立的广西合资公司将专门从事镍、钴硫酸盐的精炼、前驱体加工和正极材料生产,以助力大众汽车进一步优化电池成本。
正极材料价格飞涨,高镍三元装机量猛增
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其他构成。在锂电池中成本占比较高、近期涨幅较大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钴、镍、碳酸锂等正极材料,电解液主材六氟磷酸锂,以及电池隔膜。
而按照正极材料的不同,锂电池可以划分为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等多种技术路线。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使用三元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据华泰证券,正极材料企业往往采取“原材料+加工费”的定价方式。其中,三元正极材料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钴、镍、碳酸锂等原料成本较高,直接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往往高达80%-90%。
近一年来,电池级碳酸锂从5万元/吨一路狂奔,近期已多日持稳于50万元/吨左右,是去年同期的10倍;国内电解钴、电解镍的报价达57万元/吨、22万元/吨,同比涨幅分别约60%、80%。此外,氢氧化锂价格也大幅上行,与碳酸锂的价差进一步缩小。
3月第二周,锂、镍、钴等原材料继续上涨,助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价格周环比上涨3.7%、三元材料平均周环比上涨 8%。
正极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提高了动力电池成本,而动力电池成本占电动汽车整车成本的30%-40%。近段时间的新能源汽车涨价潮,正是车企将成本压力传递给终端消费者。
业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原材料每涨价10万元,对电池成本的影响约为每度电上涨50到100元;碳酸锂价格上涨到每吨50万,意味着动力电池每度电上涨250元到500元。
“1月下旬,电池级碳酸锂报35万元/吨。当时的方形三元锂电池的电芯成本约为0.75元/Wh,圆柱三元锂电池约为0.70元/Wh,方形磷酸铁锂电芯约为0.6元/Wh。”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电池整体成本已提升超50%,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动力电池端的成本涨幅约为20%-25%。”
2021年,容百科技(688005.SH)、长远锂科(688779.SH)、振华新材(688707.SH)等三元材料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受国内外配套高镍电池的车型增多以及销量增长带动,高镍电池装机量明显提升,带动三元企业高镍正极出货进一步增长。
1月8日,容百科技公告,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宁德时代预计在2022年向公司采购高镍正极材料数量约为10万吨。
按照1GWh高镍三元电池对应需要1700-1900吨高镍正极测算,10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将能满足宁德时代52-59GWh高镍三元电池的生产需求。
此外,根据协议约定,2023年至2025年底,宁德时代将容百科技作为其三元正极粉料第一供应商,并向其采购不低于一定比例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2021年6月18日,福建福州,第十九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展馆内的宁德时代展台。图据视觉中国
六氟磷酸锂涨至55万元/吨,隔膜涨价10%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锂电池电解液的需求也随之上涨。
其中,六氟磷酸锂作为电解液最主要的材料之一,成本占比达40%以上,其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电解液的价格。自从2021年以来,电解液价格在主要成分六氟磷酸锂推动下,已经上涨约190%。
公开信息显示,六氟磷酸锂价格从2021年1月的11.25万元/吨,一路上涨至3月16日的55万元/吨。电解液价格随之飙升,磷酸铁锂电解液均报价达12.9万元/吨。
这直接助推电解液上市公司业绩爆发,特别是拥有六氟磷酸锂产能或自供率较高的企业。
2021年,多氟多(002407.SZ)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491%,拟10派3元;预计2022年一季度盈利7亿-7.3亿元,同比增长650.55%-682.72%。
天际股份(002759.SZ)2021年扭亏为盈;今年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4亿-4.4亿元,同比增长742.8%-827.08%。
天赐材料(002709.SZ)2021年净赚21亿-23亿元,同比增长294%-332%。2022年1-2月,天赐材料的净利润近8.6亿元,超过了2021年上半年7.83亿元的净利润。
天赐材料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能源等签订了长单。根据协议,至2022年6月,天赐材料预计向宁德时代供应含六氟磷酸锂1.5万吨对应的电解液产品;2021年下半年至2023年底,天赐材料向LG新能源供应总数量为5.5万吨的电解液产品。
具备六氟磷酸锂产能的上市公司纷纷扩产,还吸引了上下游企业入局。业内预计,待新增产能释放,供求状况将得到缓解,行业甚至担忧可能会产能过剩。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电解液分析师邵健表示,预计2022年我国对6F的需求为9.88万吨,供应量超过12万吨,随着下半年供应量上行,下半年六氟价格或将理性回调。
万联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国内六氟磷酸锂供需结构正处于紧平衡的状态,至少将维持到2022年中期。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电池隔膜市场的增长。据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了108.3%。
有业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隔膜在锂电池成本中占到8%-10%左右。去年10月开始,行业龙头恩捷股份(002818.SZ)、星源材质(300568.SZ)、中材科技(002080.SZ)等一线厂商陆续涨价,涨幅在10%左右。
3月18日,湿法隔膜价格为1.42元/平方米。中金公司预计,2022-2023年湿法隔膜行业降保持供需紧张,价格稳中有升。
恩捷股份2021年盈利27.18亿元,同比增长143.6%。预计2021年全年隔膜销量超30亿平,同比增长超130%,全年单平净利约0.84元,其中第四季度单平净利达0.9元以上。
宁德时代是恩捷股份的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近50%。双方还通过合资公司与协议的方式锁定供需量。2021年12月,双方签订51.78亿元的保供订单。恩捷股份还与中创新航、美国某大型车企签订了大额保供合同。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责编 任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