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追忆李光羲:曾在四川剧院演出《茶花女》,观众熬夜排队买票

红星新闻 2022-03-14 18:08
进入
文化快报
阅读更多内容

著名抒情男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光羲3月13日因突发脑梗在北京朝阳医院去世,享年93岁。

包括么红、冯远征、龚琳娜在内的多位文艺界人士纷纷发文悼念。同时,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林戈尔,四川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周维民也分享了与李光羲相处的故事。

老前辈去世 么红哀悼:李老师是我学习声乐的一面旗帜

李光羲1929年生于天津,1954年考入中央实验歌剧舞剧院。1956年,在中国第一部古典歌剧《茶花女》中,李光羲扮演男主角阿尔弗雷德,一举走红。继而,又接连出演了《货郎与小姐》中的阿斯克尔、俄罗斯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连斯基。除了歌剧之外,李光羲演唱了《祝酒歌》《北京颂歌》《鼓浪屿之波》《远航》,以及许多中外歌剧咏叹调、外国民歌及艺术歌曲,为广大观众所耳熟能详。

李光羲

李光羲的去世,引发了文艺界很大的关注。冯远征发文悼念,“天堂再唱《祝酒歌》。李光曦老师一路走好!”龚琳娜也发文悼念李光曦:“沉重悼念,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中国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我们景仰的李光曦老师,仙逝。”

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中央歌剧院副院长、歌唱家么红非常难过。“李老师的身体特别好,我们春节期间还去李老师家慰问,他身体都挺好的。他是歌剧院的老前辈,本来我们剧院大剧场重新启动,还策划邀请他老人家来参加我们的节目。真是没想到!么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昨天傍晚的时候知道的,因为最近是他身体不好,上个星期就住院了,一直在朝阳医院里观察,这个事情我们是知道的,但没想到这么快。”

刚毕业就到中央歌剧院工作的么红,直言李光羲是自己学习声乐的一面旗帜。“我在歌剧院已经待了31年了,我觉得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对艺术事业特别专注,一生热爱舞台、热爱歌剧、热爱歌唱艺术,矢志不悔,特别坚定。我91年毕业到歌剧院来,那个时候真的是听了李老师的歌,才知道歌剧是什么,而且我跟李老师还多次合作过《饮酒歌》,这次《回声嘹亮》在央视做节目的时候,我们俩也一起唱的《饮酒歌》,你别看他90多岁了,但是声音仍然非常有气,而且状态也特别好。”

李光羲

回忆与李光羲的相处,么红坦言道:“2月28号他还给我来信息说特别高兴,因为我们新剧场开幕里边还有他的节目,他跟我们年轻歌唱家们一起唱《祝酒歌》,他还要表演节目,我们在讨论节目的事,完了之后我就告诉他一声,他特别高兴地给我回了信息。”么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和李光羲一直在联络,真没想到老爷子竟会这么快就离开。

四川友人透露交往故事:当年遗憾没去中央音乐学院学习

除了最著名的《祝酒歌》之外,四川人熟悉的《太阳出来喜洋洋》也是李光羲所演唱。对于李光羲的去世,四川文艺界也非常难过。“李老师是中国歌剧表演家的领军人物,也是最早演绎外国歌剧的大师之一。”林戈尔是昨晚在指挥家群当中知道这一消息的,“四川歌舞剧院在改革开放初期演出的歌剧《货郎与小姐》,就是学习李老师表演的版本,我还去手抄了全剧的总谱。李老师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为人和蔼、亲切,无论是全国音协会,还是歌剧研讨会,都与我们地方音乐家亲切交谈,鼓励在地方创作演出有特色的中国歌剧。”让林戈尔遗憾的是,“原本邀请了李光羲老师到四川音乐学院来做一次歌剧艺术的讲座,但阴差阳错未能成行,让我非常遗憾。”

周维民(左)与李光羲

与其他科班出身的歌唱家不同的是,李光羲是“半路出家”。父亲去世后,李光羲早早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但他并未放弃心中的梦想,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和唱歌,最终考入中央歌剧院。与李光羲有着数十年交情的周维民回忆道,“当时中央歌剧院来成都演出,我还在读高中。因为自己非常喜欢唱歌,对李光羲老师这样的名家佩服又向往,所以当时熬夜排队买票,最终看到了李老师在人民南路四川剧院出演的《茶花女》。”

后来周维民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后,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来音乐学院进修,但没有看到李光羲。“李老师的同事来了不少,虽然李老师也很想来,但是因为要坚持工作岗位,一直没有机会来音乐学院进修。”据周维民透露,在2013年的一次书信交流中,李光羲这样写道,“六十年代我曾羡慕他们能有机会(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而当时我天天在台上,饿昏了也不误上台,因为没有别的希望。领导听专家们的意见,‘他(李光羲)没有基本功,唱两年也就差不多了。’我就一年年地熬着,因为从未离开舞台,到今天我已在第一线拼了三十多年,真好玩啊。”

李光羲给周维民题字

在周维民印象中,李光羲特别谦虚、平和,丝毫没有架子。“1979年,我们在杭州演出的时候碰到李光羲老师,这是我第一次正式拜访他,想请他写一份《托斯卡》咏叹调的中文歌词。从最初在成都看他的《茶花女》,到后来在人民大会堂《东方红》当中,给他当群众演员,他非常高兴,马上把歌词写出来,字也特别漂亮。”到后来,李光羲还专门为周维民写了一段话,“笔藏千秋业,歌颂万里疆”。并表示,人生是有一些东西不尽人意,艺术道路上辛勤耕耘就很好。“他当时就告诉我,‘应该为不虚度人生而高兴,其它的都不重要’。”周维民坦言道。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实习生 余雪娇

编辑 段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