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成都分行二十周年庆系列报道之三
“1加0等于多少?”对于这道题,见仁见智,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等于1;也有人说,等于10;还有人说,等于无穷大。而在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看来,这里的“1”和“0”既是计算机语言的代表,更是数字科技给银行在结算、融资、财资、现金管理等领域带来的数字化变革。其中的“1”,代表数字化核心,“0”则代表不同的精细化服务领域。
快——让小微企业不再等“贷”
俗语有云: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对广大小微企业而言,深有体会。因临时资金短缺,银行贷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眼看着生意从指尖溜走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荷花池做了多年生意的老慕告诉记者,他以前很少找银行贷款,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太慢。”他说,小微企业贷款,相比融资成本,大家最关心的是放款速度,“只要钱到账及时,成本适当高点也行。”
一次偶然机会,老慕接触到了华夏银行成都分行优化升级的“POS-E贷”产品,这款产品彻底改变了他对银行融资难的观点,在不到1个小时内就拿到了30万元贷款。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相关人士介绍,原来的POS贷需要借款人在银行网点办理,手续相对繁琐,效率较低。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升级优化后的“POS-E贷”,直面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痛点、堵点和难点,依托信息大数据,通过运用联网身份核查、银联四要素验证、人脸识别等技术,简化审贷、可控流程,降低交易成本,以利率低、门槛低、线上申请、资料极简、无需抵押、随用随还等六大优势迎合客户对资金“短频快”的需求,客户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就能在线申请,最高融资额达50万元。
运用科技手段,华夏银行成都分行还优化了房贷通、科创贷、银税通等贷款产品。2021年条线累计投放贷款28亿元,服务小微企业1902户,通过电子渠道受理的小微贷款业务占到所有小微贷款受理笔数的24%。
准——银行对客户诉求如数家珍
年龄超过35岁的人,相信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以前去银行网点办业务,几乎都需要在柜台上通过人工一一来处理,耗时长,效率低,遇到人多的时候,等候区座位有限,还得站着排队。如今的营业网点,从硬件投放到软件升级,从人员配备到流程再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华夏银行成都分行辖内营业网点,手持PAD的大堂经理已恭迎在此。说出想要办理的业务,大堂经理就会引导你去到专门的区域,在那里,等候你的或许是一位工作人员,亦或许是一台“高智商”自助设备,他们会帮助你快速、高效地办理好业务,以往需耗时15分钟的业务,在智能自助设备上1-2分钟就办妥。
为加快网点数字化改造步伐,打造先进的智能渠道,华夏银行推出了新一代智能柜台。它改变了原来排长队、手工填单的状态,客户自助就能完成信息填写、预约开卡、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电子凭证生成及存储,同时还能多渠道协同,实现大堂经理呼叫、风险信息提示、设备故障预警等。为方便老年人,新一代智能柜台中还增设了一键呼叫功能,老人只需按一下这个键,厅堂人员就会马上为其提供服务。在95577电话银行服务中,对老年客群也作出了优化,客户在拨打95577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其身份,优先转入人工服务,节省等待时间,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
为提升网点智能化水平,2021年初,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全面上线了“厅堂管家”服务系统,旨在打造“网点+APP+场景”模式。华夏银行成都分行运营管理部相关人士表示,“厅堂管家”二期如今已投产运行,相比原来只能通过网点电视屏做业务营销、广告宣传,二期项目将各营业网点的厅堂PAD、广告大屏、排队机、自助设备等网点设备与CRM、客户分析等系统全面联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对进入网点客户的有效识别。同时,实现厅堂PAD排队取号及营销活动、新发产品、金融服务等信息的多渠道共享及统一发布,提升营销覆盖范围及客户触达率。2021年,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累计向总行提交了45个企业级产品模型,为数字化流程重构奠定了基础;该行还自主创新参数管理模式,实现了用户视图表的线上化、自动化管理。
既要提升客户体验,更要筑牢风控防线。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坚持以数字化预警风险为核心,持续优化账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将170余个可疑规则嵌入监测模型,有效管控可疑账户14860户,实现了账户分级分类管理、“零涉案”账户的风险防控目标;拓展创新“员工异常行为管理”监测模块,做到了全部运营人员异常资金流向按季100%精准定位,推进了运营风险防控由“人防”向“技防”的深化。
捷——让生活更便民、更贴心
小崔是一名95后年轻人,他身边的朋友对各类电子产品都运用熟练,也喜欢通过各种电子渠道搜罗有价值的信息,四处“薅羊毛”。在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的微信公众号上,小崔就抢到了不少实惠,如1元喝咖啡、美食天天5折等。
“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路。”为强化数字化服务品质,适应市场变化,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大力实施数字化改造,充分运用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陆续上线了一系列便民产品,积极探索改善客户体验。
以往办理ETC,客户需要来到网点柜台,开通银行卡、签约,并安装OBU,流程长,耗时久,经过流程优化,创新使用移动设备,半小时即可完成。周末与朋友聚会、出游,若是能找到不少实惠总是锦上添花的事儿,华夏银行成都分行运用微信公众号,将精挑细选的各类特惠权益第一时间呈现给大家,享受到便捷的餐饮、电影、加油等服务。
在银政服务领域,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第一批接入四川省“银政通”平台,以开放融合的方式实现政务、金融数据共享及业务协同,一方面不动产抵押登记基本实现一站式办理,银行抵押贷款办理时间从平均13天压缩至最短3天;同时,银行依托公积金等数据优化授信模型提供线上信用消费贷款。“银政互通”的使用,充分显示出数据共享在促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独特优势,也让广大市民在业务办理中更加高效。
在银企服务领域,华夏银行在新冠疫情初期紧急开发上线了企业手机银行,全力支持企业远程办公、复工复产,在满足企业客户常用转账汇款、财务查询、业务授权、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的同时,还推出了“小管家”特色服务,帮助客户拓宽生意圈、防范经营风险。
为方便客户对其拥有的资产统一管理、统筹使用,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充分运用总行基于供应链打造的数字化产品池融资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担保、融资等服务,帮助他们快速将优质资产变现,在保障一定效益性的情况下,降低财务成本,解决资金流动性。
二十年来,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坚持“客户为中心”,充分运用科技创新,在网点智能化改造、产品数字化革新、精准服务和效率提升等领域作出了不懈努力。围绕总行建设“智慧金融、数字华夏”的战略目标,华夏银行成都分行正加快向移动化、智能化、平台化、开放化发展。从产业和零售双线切入,形成发展双翼,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做数字化发展创新先锋,对接区域特色机构数字化建设场景,提升客户精细化服务能力,努力讲好“1+0”的故事。
红星新闻记者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