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雨后清明。”
3月31日,伴随着哀乐,在仪仗队护送下,38名逝者的骨灰一同安葬在莲花公墓的花丛下。最终,逝者的骨灰将与泥土、自然融为一体。在鲜花陪伴下,9年来,已有414名逝者在此安息。
莲花公墓是四川眉山最大的公墓。当天,眉山市民政局主办的“仁孝眉山·绿色殡葬·平安清明”主题活动暨眉山市第九届集体公益生态葬活动仪式,在莲花公墓举行。“和传统安葬方式相比,生态葬经济环保、节约土地,让生命永恒地回归自然。”莲花公墓管委会主任罗永田说。
又是一年清明将至,不变的是,祭拜先人、遥寄哀思的传统习俗。但疫情之下,清明祭扫变化也不小。莲花公墓办公室主任谢含秋介绍,自2020年疫情以来,扫墓人群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代为祭扫、云祭祀等更加多元的服务;线下,祭拜者们几乎都选择了鲜花。今年以来,公墓里没有一起通过烧香蜡纸钱祭拜先人的行为发生。
集体生态葬9年
414人安息在莲花公墓花丛中
生态葬是指人的遗体火化后,通过“草坪葬”“水葬”“树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方式处理骨灰,具有环保、节能和成本低等特点,生态葬是一种节约、环保的葬礼。
“尽心竭力孝父母,孝道不独讲吃穿。孝道贵在心中孝,孝亲亲责莫回言。惜乎人间不识孝,回心复孝天理还……”
3月31日,细雨斜飞,眉山天府新区莲花公墓,曲调轻起,诵读声声。诸多生态葬家属在告别逝者前,工作人员深情地诵起《百孝篇》经典段落。情动之处,不少人泪眼婆娑。
当天,眉山市在此举办“眉山市第九届集体公益生态葬”启动仪式,引导广大祭祀群众开展文化祭扫、环保祭祀与节地生态葬。
▲仪式现场。
简单而庄重的告别后,38名逝者的骨灰安葬在莲花生态园。莲花公墓礼仪团队轻奏《送别》等歌曲,向生态葬践行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永悼。
▲生态葬现场。
集体公益生态葬9年来,共有414人长眠在莲花公墓的花丛中。
▲逝者长眠于公墓花丛中。
近年来,眉山大力实施全域绿色殡葬、殡葬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三大工程,将公益性公墓建设、绿色惠民殡葬政策纳入民生实事推进,实现基本丧葬费减免人数和减免资金双提升,公益性安葬设施墓位数、墓穴数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全覆盖。
疫情防控下的改变:
祭拜方式更多元更年轻
2020年的清明节,因为疫情,莲花公墓未对外开放。2021年,清明节前后,前来祭拜人员较之2019年减少了4成左右。今年情况比去年改变了很多,以上个周末为例,有上万人入园祭拜,和疫情前相差无几。
当下,全国疫情反弹,多点散发,已有不少地区对清明祭扫出台新规。
疫情对很多人按下了暂停键,也带来了很多改变。在森林防火政策、氛围营造和意识不断改变的前提下,许多人的清明祭扫悄然发生了改变,前来莲花公墓祭扫的人员和方式,呈现出年轻化、更加文明的态势。
首先,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选择生态葬的人群不再单一出于经济条件考虑,还有很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对新葬法接受度高的人群。
此外,疫情之后,祭拜方式更多元,公墓推出了代为祭拜和云祭祀等服务,最低28元起。选择这些服务的大多是80后、90后,约占5成以上。以前,许多人只是在清明节前后祭拜一次。自从开通线上服务,很多人一年之内,会在清明节、忌日等比较特殊的时间选择几次服务。
线下,祭扫物品和时间也在发生改变。
“以前,我们会设立劝阻点,希望大家祭扫不要放炮烧纸,为此我们还开展了鞭炮换鲜花等服务。今年没有一起放鞭炮烧香蜡纸钱的行为发生,就像戴口罩,大家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谢含秋说,以往大多会放鞭炮烧香蜡纸钱,祭扫过程需要半小时左右。现在,通过鲜花祭扫,在墓前停留时间大约10分钟。然后,祭扫人员会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参观公墓。现在,公墓打造了公园式生态园区,祭扫人员可以祭扫、踏青两不误。
“莲花公墓将进一步推广节地生态陵园建设。”罗永田介绍,不一样的祭扫方式,一样的缅怀深情。虽然疫情按下了现场祭扫的暂停键,但可以通过云祭扫、代为祭扫等方式,向先人送去春天最诚挚的问候,让爱在“云端”蔓延,让文明祭祀与疫情防控理念深入人心。
眉山市民政局局长王建祥表示,这表明眉山民众对“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文明殡葬”等节地葬法新理念有了更高的认识。今天组织实施眉山第九届集体公益性生态安葬活动,就是要深入让殡葬活动更生态、更环保、更可持续,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形成现代简约文明的殡葬新风尚。
红星新闻记者 蒋麟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