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开幕。开幕会上,听到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发展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具有行业引领力的‘专精特新’企业”,要“让民营企业走向更宽阔的发展舞台”,市党代表、四川杰特机器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李文心里满是振奋与期待。
四川杰特机器有限公司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是国内研制、生产、销售试压泵、高压水射流清洗成套装置和压力智能控制系统的专业化企业,去年8月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李文感受深刻,这得益于技术创新,背后则是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 “未来希望成都能进一步加强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做好各层次产业人才的布局。”李文表示,他对在成都的发展充满信心。
“小巨人”技术创新背后:引进人才、留下人才
党代会开幕前这段时间,李文很忙。他告诉记者,因为几个项目技术攻关,这几天常和同事们加班到深夜。21日下午记者见到他时,李文正在车间现场查看生产进度,“必须按期保质把产品交付用户”。
和天气一样,厂房里也是“热火朝天”,叮当声混杂着轰隆声中,李文饶有兴致地谈起公司的产品。“这是氢气瓶压力循环系统,是氢气储运设备的疲劳测试装置,应用了我们今年推向市场的‘伺服压力控制阀’的新技术。可以说,100MPa以上的高精度、高可靠测试,全国只有我们一家能做到。”他很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一新技术是他们历时5年研发出来的。
走过一排石油钻井平台压力检测设备的生产现场,李文在另一个“集装箱”外观的设备前停住了脚步,一名工人正在安装调试。“核电项目中用到的一些设备,需要这台设备进行检测”,他感慨,核电项目的要求很高也很苛刻,“但是我们做到了!”
去年四川杰特机器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了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主要靠技术创新”,李文表示,公司专注压力检测30多年了,每年的科技研发投入(R&D)均在6%以上。
▲现场技术人员在厂房内装配制造
在李文看来,技术创新的背后则是人才的引进。不久前公司准备引进一名海归背景的人才,“实话实说,单凭企业给出的条件,吸引力可能不太够。”最后之所以成功,李文了解到,是对方看到了成都东部新区良好的人才引进政策和未来发展。
“东部新区出台的《东进英才计划》《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分类认定标准》等一系列人才政策,非常给力。”李文介绍,对相关人才有住房优惠政策以及多种补贴。另一方面,教育配套方面成都石室东部新区实验学校、石笋街小学东部新区分校相继落户,吉利学院也开始招生。医疗配套也令人期待,四川大学华西东部医院一期也在今年开工。“这两年来东部新区的面貌日新月异,龙马湖公园、人才公园对外开放,商品房开盘销售,生活配套将逐步完善,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撑。”
对于东部新区发达的交通网络,李文更是如数家珍: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机场高速、地铁18号线等外联通道以及阳安大道、简州大道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车,成安渝高速简州出口开通运营,“不仅拉近了我们与客商的距离,也令更多高端人才能走进来、留下来。”
期待:加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对于我们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来说,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李文直言,得益于东部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以及相关配套建设、环境打造,无论是对高端人才、通用型研发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吸引力越来越大,“我们企业也在突破人才方面的瓶颈。”
“作为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第一次参加党代会,我充满了期待,也倍感责任重大。”李文表示,相信这次党代会的召开,将为成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基层代表,我格外关注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他表示,未来希望成都能进一步加强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做好各层次产业人才的布局,差异化出台各类人才政策,放宽人才购房政策,引导创新科技人才和团队到东部新区设立工作站(室),增强东部新区人才吸引力。
红星新闻记者 彭亮 摄影记者 王欢
编辑 谭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