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一大早,四川驰援吉林市的300多人核酸检测队伍坐上了返程的大巴车,队员冯子明的心情难以名状。二十天前,他还能在父亲的病床前伺候和照顾老人,但是此次回来,他与父亲只能天人两隔了。
因为疫情支援需要,冯子明没能来得及跟父亲好好告个别,他对此万分遗憾。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当被问起想对父亲说的话,48岁的他发来了一句:“希望他在世界另一头过得很好,没病没痛,也希望他保佑我们全家人都健健康康。”
↑冯子明
援吉期间,他惊闻父亲离世
“儿子,你爸爸走了……”
冯子明是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的职工,3月30日,在收到吉林请援的消息后,作为中心最早一批参与新冠核酸检测的人员,虽然此时正处于手术康复期,但他积极踊跃地第一个报了名。中心多次劝他再考虑考虑,他还是义无反顾。
据介绍,按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通知要求,从3月30日起,四川派出611人驰援吉林省吉林市和长春市。其中,一支305人的队伍赴吉林市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冯子明就在这支队伍里。
4月16日,是他抵达吉林的第17天。早上7点,才下班不久,冯子明突然接到母亲的来电,“母亲,这么早打电话过来,怎么了?”联想到老人的身体状况,他有些不安。电话那头,母亲早已泣不成声:“儿子,你爸爸走了。”母亲哭得说不出话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足足用了一分钟才说完……
听到噩耗后,冯子明一时间不敢相信,“太突然了”,他说,当时脑袋里“嗡”地一声,一片空白。
冯子明说,父亲84岁,早年在煤矿厂工作,因此患上了矽肺病,这几年生活得很痛苦,常常需要吸氧,“经常一口痰上不来,就有生命危险。”所以这几年。父亲几乎都是在医院里待着,由家人轮流照料。
由于疫情,冯子明所负责的核酸检测任务繁重,所以他常常加班,以致于照顾父亲的机会很少。
而去吉林前,冯子明刚因病在医院接受了手术,他才有机会闲下来天天看到父亲。因为和父亲同住一个医院,他住院的十多天里,父亲早晚都会杵着拐棍过来看他,“坐一会儿,聊会天,他就回去睡。”
↑冯子明
3月30日早上,当得知冯子明要去吉林,父亲还特意过来嘱咐他要注意伤口。最后一次父子“相见”,还是4月14日冯子明与母亲的视频通话中,看到了父亲正在输液,“当时精神状态很好,还让我在吉林照顾好自己。”
踏上返程,隔离后将去父亲坟前
“爸,我回来了……”
从家人口中,冯子明得知,父亲突发脑溢血,“没喊醒,在睡梦中逝去的。”想到父亲辛苦一辈子,在最后的时光里不仅受病痛折磨,还没能跟家人好好道别,冯子明心中无比愧疚,他含泪在家人群里敲下了一段话:“望父亲大人一路走好,原谅儿子的不孝,特殊时期,身负公职,不能送行,待到疫情消散回来,再行祭拜!”发完这段话,他早已泪流满面。
冯子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是家中的小儿子,加上学习成绩好,父亲从小对他很疼爱。在他的记忆中,父亲的一生都在煤矿度过,直到患上职业病,才不得不停下来。“父亲挖了一辈子的煤,受过几次伤,为了不让我们走他的老路,他尽全力把我们4个孩子往各行各业送。”冯子明学医,也是父亲为他选的……现在一想到这些,他心里就更加难过。
父亲去世当天,带队领导和队长得知后都来安慰他,并劝他休息一天,冯子明却表示:“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越是艰难,越要向前。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信任,相信家人能够理解和支持我。”在群里,家人也都非常理解与支持他,喊他一定要安心工作。
目前,冯子明父亲的葬礼已进行完毕,而冯子明回到成都后,还要隔离14天,才能返回广元老家。他说,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父亲的坟前告诉他,“我回来了。”然后还要去看看母亲,和哥哥姐姐商量一下母亲的照料问题,之后,将继续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冯子明
截至4月18日18时,冯子明所在的队伍已累计检测核酸样本近30万管。据冯子明介绍,目前吉林市的疫情已处于收尾阶段。
坐在开往机场的大巴车内,冯子明说,今天吉林市的太阳很大,风也很大,走在外面还是有些凉,他还是喜欢老家湿润、温暖的气候……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