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正式启动!全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9年下降43.8%

红星新闻 2022-04-25 11:19
进入
长安街
阅读更多内容

4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司长吴宗之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健康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工作亮点。

▲吴宗之

据介绍,自2003年以来,我国将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的一周,也就是4月25日至5月1日,确定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在今日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斌同志通过视频讲话,正式启动了第20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吴宗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健康事业快速发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法规标准体系和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修订《职业病防治法》,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2018年机构改革整合职业健康监管职责,进一步理顺了监管体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职业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是重点行业专项治理持续推进。组织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现了“摸清底数,加强预防,控制增量,保障存量”的工作目标。在矿山、冶金、建材等19个重点行业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三是技术服务和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优化技术服务机构审批程序,基本形成了职业病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职业病诊断救治康复及专业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技术支撑网络,建立了“地市诊断、县区体检、乡镇康复”的工作体系。

四是风险监测评估工作不断加强。将职业病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全部职业病病种纳入职业病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范围,监测县区覆盖率达95%以上。基本摸清了全国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总体状况和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及保障情况。积极推动建立风险监测、精准监管、及时整改、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五是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全面开展。大力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宣教活动,积极开展健康企业建设、争做“职业健康达人”系列活动。

据介绍,近年来,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全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从2012年的27420例下降至2021年15407例,降幅达43.8%;其中,报告新发职业性尘肺病病例数从2012年的24206例下降至2021年的11809例,降幅达51.2%。此外,2020年年初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发布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系列技术指南,组织对15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和技术指导。

据悉,去年12月7日,国家卫健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总目标:到2025年,职业健康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职业病危害状况明显好转,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显著改善,劳动用工和劳动工时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职业健康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职业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劳动者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规划》提出了11项具体指标以及要完成的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吴宗之介绍,制定《规划》考虑了突出两个方面的重点,既要做好传统职业病的防控,又要兼顾新型职业病危害的预防。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所以不仅要关注像尘肺病、职业中毒、噪声聋等传统的职业病防治,同时也要关注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等问题,以及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工作相关疾病的预防,不仅要关注一线的“蓝领”职工,同时也要关注“白领”职工。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实习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向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