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党代会报告,我感到非常振奋。报告提到,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这为之后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让我们这些扎根乡村的建设者更加有信心。”2022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开幕,在聆听了党代会报告后,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德敏备受鼓舞。
“近年来,乡村的变化越来越大。村上的老年人和我聊天的时候会说,现在的村上生活越来越好了,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改变。作为一名党代表,我亲身经历着基层的改变和机遇。作为战旗村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我和村民们感同身受。”他说。
战旗村是四川的“明星村”,不仅入选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还成功创建国家AAAA景区。这个小村庄,因创新土地经营,推动集体经济市场化专业化,逐渐成为“乡村振兴样本”。聆听了党代会报告后,高德敏更是斗志满满,他分享着未来的规划:“利用乡村的立体空间综合资源,多业态融合发展产业。对生态资源合理规划,实现乡村资源的科学循环,在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机遇中做好乡村表达。”
▲战旗村航拍
发展乡村旅游
村民腰包更鼓了
高德敏说起战旗村过去五年变化,提及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发展旅游”。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战旗村视察,对村里党建活动、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并嘱托战旗村要在乡村振兴中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高德敏说,在这之后,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战旗村,这给战旗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带来契机。在高德敏看来,发展乡村旅游,是要打造一个乡村生活综合体,而非单纯地打造一个景点,要让日常生产生活融入景区,让游客也能来体验乡村旅游文化。“我们建立了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乡村十八坊、农耕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在农业产业基础上装填其他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形成农、旅、文、体、商一体发展格局。”
▲省党代表、战旗村党总支书记 高德敏
比如文旅综合体“乡村十八坊”。高德敏介绍说,战旗村有很多诸如豆瓣、酱油、布鞋、蜀绣等传统手工工匠,这些小作坊成不了大气候。为盘活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在高德敏的带领下,村集体自筹资金吸引村内外的乡村工匠,建成了布鞋坊、豆瓣坊、酱油坊、豆腐坊等展示传统工艺的“乡村十八坊”,让乡村工匠们的十八般武艺、农耕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展示。“这就使传统的农业、技艺往旅游方面发展,在增加旅游元素的同时,也增加了工匠们生产、销售的收入。”
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之后,农业也得到了发展。高德敏表示,战旗村将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收入。此外,得益于发展乡村旅游,伴生了民宿、餐饮、伴手礼等业态,多种业态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就业问题,也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国家级非遗唐昌布鞋如今扩大了生产规模
未来规划
多业态融合发展产业
提及战旗村未来的发展规划,高德敏更是斗志满满。
首先要继续抓好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战旗村充分发挥党委的引领功能,带动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便民服务组织、社会组织协同配合,建立“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机制,制定战旗村村民自治章程,形成战旗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办法,制定战旗村集体资源资产管理办法及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办法,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同向发力。
▲战旗村特色农庄
同时,由于村级建制调整后,金星村被优化调整合并到战旗村行政管辖范围内,高德敏表示,未来要整合资源,做好村庄规划与片区规划。“金星村的基础配套、生产环境、生活条件和战旗村还是有一定差距,村民非常希望像‘老战旗村民’一样改变生产生活面貌。”高德敏说,“我们将充分整合土地资源,做好党建引领计划、产业发展规划、村民居住环境改善计划、人才聚集计划、村民增收计划、村庄治理计划等工作,同时集中力量帮贫扶困,解决老弱病残的生活困境。”
战旗村还将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高德敏说,如今,以战旗村为引领,包括邻近的火花村、横山村、鸣凤社区、文昌宫社区、翰林社区在内的乡村振兴六村连片示范区正在规划建设中。示范区将以“红色研习地、振兴示范区”为发展定位,以建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村的天府样板为目标,致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乡村样板。
“未来,我们将利用乡村的立体空间综合资源,多业态融合发展产业。同时,通过多元业态留住年轻人,吸引有知识有资金的人才进来,避免‘空心村’现象发生”,高德敏笑着说,“全力把战旗村建设成绿色宜居、幸福和谐的美丽村庄,展现出乡村振兴最美好的样子!”
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