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国影院来说,2022年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年份。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5月12日,大盘票房895.4万元,营业影院7598家,全国营业率62.98%。
▲5月12日全国影院票房 据猫眼专业版
而疫情前,淡季工作日的全国票房一般能维持在4000万元左右。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国家电影专资办初步统计数据显示,5天全国票房2.97亿元,同比下降82.5%。但5月1日单日票房8145万元,创下自2月27日以来的新高。猫眼专业版显示,“五一”期间,全国影院营业率平均为65%左右,5月1日全国营业影院数量达到8269家,为3月14日以来的新高。
《中国电影报》报道称,虽然北京、上海等传统票仓省市影院未开业,多部新片撤档,但业界认为,全国影院营业率的上升以及市场活跃度的整体提升,给整个电影行业重新注入了信心。
那么,影院人这一波最艰难的时刻是否已经过去?当假期档票房红利暂时消失,仍在坚守的影院人要如何继续前行?多位业内人士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分析走出当下困局的关键。
全国影院营业率:跌了两个月后,5月有了回温迹象
“现在寄希望于暑期档。”北京活力天宝国际影城经理王钢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自今年春节档结束以来,影城的经营状况一直不容乐观。到“五一”前夕,王钢经营的影院票房跌了近九成,映前广告收入基本为零。
4月29日,王钢接到了“五一”假期北京全市影院暂停电影放映活动的通知,原本预计可达到100万元票房收入的五一档没了。
丁卓是国内一知名院线的中层,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年“五一”期间的营收同比大概下降了七成。
丁卓所在地是山东,受当地疫情影响,他管理的影院休业了一个半月左右。据他的了解,他曾经管理的几家影院,包括江浙沪地区的一些影院至今仍停工。
3月中旬起,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反复,上海、深圳、苏州、青岛、济南等传统“票仓”城市相继关停影院。
据猫眼专业版,全国影院营业率从3月初的近100%,到月底一度跌破50%。从3月起,几乎每天都有某地影院停工的消息。
但进入5月,全国影院有了回温迹象,营业率恢复到60%以上。
据云南德宏州委宣传部消息,5月6日起,瑞丽市5家电影院自2020年11月停业17个月后陆续复工。此后,烟台、盘锦、哈尔滨、济南、嘉兴等地影院也陆续恢复营业。
根据艺恩数据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报告》,今年1-3月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近140亿元,同比下降22.7%,跌至2016年前的水平。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4月全国票房为5.66亿元。
▲影院营业趋势 据猫眼专业版
太平洋影院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尹铀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疫情反复,2022年以来的票房暂时还未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继续复苏的预期。即使没有疫情的地区,经营状况也不是太好。但如果等到北京、上海完全解封,全国影院营业率恢复到90%时,可以说市场将全面恢复。
尹铀表示,作为国企,太平洋影管自有物业在8%左右,经营状况比民企好一点。
“从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来讲,我们相信它有一波必有一谷。现在这个行业正处于低谷,我们应该会在不远的将来迎来一个新的高峰。”谈及影院行业的将来,丁卓仍然期待。不过,他认为,还是要做好接下来两到三季可能要过苦日子的准备。
另一个现状:没有好片,缺乏“爆款”
“无片可看、无片敢上”,是电影市场目前的另一个现状。
疫情形势下,今年“五一”档原定的11部影片中,有8部挪档或撤档。3月上映新片仅25部,较2021年同期减少10部。
丁卓透露,平时大部分影院开工率也就50%左右,“五一”期间,影院基本上都是尽可能排满厅。“排片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市场化,但是现在市场需求并不是很旺盛。”丁卓说,从“五一”期间来看,虽然国外大片国产影片都有,但是整体质量、卖座程度、受期待程度都不高。
王钢也表示,今年春节档还有几部比较重磅的电影,之后还没有出现非常吸引大众的片子,部分在北美地区票房较高的电影并没有在内地上映。
“进口大片质量不高,没有爆款。像《蜘蛛侠》《神奇动物3》在进口片中还是属于中小影片,没有足够拉动票房。”尹铀说。
由于“上游没有水”,作为终端的影院相对被动。丁卓描述,影院产品单一,产业链条简单,没有影片,不放电影,也就没有关注,所有的业务都无法顺势开展。在丁卓看来,以目前的状况,即使不停业,影院也不容乐观。
“整体市场就是上游不供片子。”丁卓说,对于影院,没有片子就像无源之水,而近年制作的影片明显在减少,院线能够发行的优质影片就更加少。影院作为终端环节,很难去改变这种情况,大部分的院线都无力去解决这个上游的供给问题。
影视监制、策划人谭飞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中国观众越来越中产化,年轻人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看电影的刚需没那么强了,从今年几部好莱坞大片低迷的表现来看,对内容端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的是超级S级项目。
“内容强才能抵御风险。现在去院线看电影越来越变成了一个有仪式感的行为,影片要足够有吸引力才能吸引观众,‘平常为什么要去’可能是电影人面临的一个严峻话题。”谭飞说。
但在谭飞看来,观众的购买力、消费力还是在的。一旦疫情平稳下来,会有报复式的消费出现,但前提还是电影院有好片子。目前,谭飞把眼光看向了暑期和明年的春节档。
两难:片方的犹豫和观影习惯之变
据自媒体“董小姐聊电影”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剩余已知重点影片约80部,每周平均只有2部半。其中,已定档29部,撤档23部,未定档28部。
现在,中上影片都在等最好档期。“从目前防疫形势来看,接下来端午档也不会有很多好片子上映。”不过,尹铀现在很期待暑期档。他跟很多片方交流过,他们正在布局,因为投资方需要尽快回收现金流,不能再拖。
“《阿凡达2》已经确定引进了,我们希望同步上映,这样受盗版影响小,这个希望还是很大的。”尹铀期待的同样体量的大片还有《侏罗纪世界3》。
王钢认为,电影院急需重磅的影片提振士气。“电影院要做应该还是能做,但要有政策支持,也要有好的电影。”
现在急需解决的,是电影市场的规范和产品的稳定供给,恢复电影院自身造血的功能。
对于电影扎堆档期和纷纷逃档的问题,谭飞认为这是一种两难。“业内也呼吁过档期分散,最好是每个周末一个小小档期。但也不能道德绑架,片方出于成本压力,不敢尝试,影院数据也不构成支撑。”
不过,谈到去年在冷门档期取得不错票房的《爱情神话》,谭飞认为这是一种宝贵的尝试,电影产业需要更多这种比较中间的类型片,以内容做支撑,开拓类型来“拉新”。
还是内容为王。谭飞指出,除了视效大片,还有像《你好,李焕英》这样感情浓度足够的电影,成为社交话题,形成破圈效应,但一年难有几部。
疫情发生两年多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培养的观众观影习惯在悄然发生改变。
尹铀坦承,现在观众的防疫意识强、潜意识不爱去封闭场所。疫情以来,观众心理也产生变化,更愿意在家里看,或者去点播院线。愿意到电影院的往往是真的爱电影,享受线下场景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好的音响、亮度,以及沉浸式的体验效果。
谭飞认为,这跟社会整体大环境和社交方式也有关系。Z世代生活方式偏“宅”,线下观影的时间成本大,吸引力不够。同时,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很多新娱乐方式取代观影。
“归根到底,只有好片子才能吸引观众回归,让他们不再犹豫。”尹铀说。
纾困政策:电影消费券、资金补贴……
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多条纾困措施。之后,全国多个省市陆续推出对影院的具体纾困扶持政策。
江苏4月推出的助企纾困政策措施中,针对电影产业的政策干货满满,包括:省级电影专项资金安排1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电影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和风险补偿;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电影全产业链开发特色化金融产品,省级层面推出“苏影保2.0”电影金融产品,对符合条件的电影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支持各地区对因疫情管控暂停营业的电影院,在具备条件时恢复营业的,给予一次性复工复业补贴。
3月初,江苏省电影局就制定了2021年度省级放映国产影片达标影院奖励资金分配方案,为全省1012家符合奖励条件的影院发放2800万元奖励资金。
浙江的温州、金华、嘉兴等地则直接对影院按座位数予以每个每月25元、共6个月的专项补助。
根据《中国电影报道》,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温州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梅阳表示,温州影院绝大部分都是民营影院,承租的是非国有物业,因此无法享受承租国有物业租金减免政策,而租金恰恰是压在影院身上的最大成本负担,所以帮扶补助一定要从减轻影院的租金压力入手才“对路”。除了这一次的资金扶持,全市还持续推出电影消费券拉动消费,同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助力影院恢复。
深圳各区也针对电影院推出了不同力度的扶持政策和资金。其中,《深圳市福田区支持企业同心抗疫“十条”政策》规定,电影院、演艺娱乐场所等按照上年度经营情况分档给予支持,最高200万元;《深圳市龙华区应对疫情助企纾困解难“十条”措施》提出,给予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实际支付租金总额20%的补贴,最高20万元。
丁卓表示,影院的支持来源“一是业主,二是政府”。“政府有退税退费政策,但影院的主要成本在房租、物业、水电、人工等方面。”对于房租,丁卓表示,大部分非国有业主单位都不太愿意给到影院支持,只能尽可能沟通和争取。
贷款对现金流的帮助很大。王钢就申请到了流动贷款,但必须经过担保公司。此外,继2020年之后,影院这几个月又享受了社保缓缴政策。尹铀则表示,太平洋影管旗下影院则享受到了当地的稳岗补贴。
影院的自救:多元化尝试
尹铀表示,太平洋影管旗下影院主要靠会员充值活动维持现金流,不太依赖贷款。会员活动没有一刀切,每个地方根据市场决定,例如高端商业区的影院和社区影院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此外,太平洋影管还尝试在大堂提供丰富的设施,尤其是在社区影城提供免费的儿童设施。“像娃娃机很多人玩,这样就延长了逗留时间,给我们更多机会去营销,不管是食品还是会员卡。”
谭飞建议,电影院自身也要开拓思路。比如面向影迷,设置一个厅专门放特色电影。
王钢尝试了老片重映,但收效甚微。老片的口碑虽好,但对于电影这种主打新片的行业并不是长久之计。
尹铀表示,太平洋影管对专业观众和大众两个人群同步走。太平洋影管会利用会员数据进行营销和服务,例如给看过《侏罗纪世界》前两部的观众,定向发放第三部的优惠券,也会联合有IMAX等特殊影厅的商家推出针对追求视效观众的营销。
太平洋影管还在多元化经营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向儿童舞台剧、脱口秀等演出租赁场地。尹铀评价这项收入“还不错”,一场一个半小时的演出租赁费用为3000元到6000元。“目前主要在总部成都尝试,做好了会推广到省外。”
王钢经营的影城也尝试了将场地租赁给演出机构开办相声、儿童剧表演,不过,每次演出机构都需要前往相关机构备案。此外,影院的舞台设施、舞美相较专业的剧院仍有差距,大型的话剧、音乐节等活动影院仍无法承办。
在停业期或淡季,影院对减少损失能做的似乎不多。丁卓表示,在控制成本方面,影院的库存,尤其是临期产品,报损也就是过期或者是变质的风险比较大。对影院而言,第一是要积极处理、消化库存。
尹铀曾在2020年全国影院停业期间尝试直播卖货,但效果并不好。他表示,太平洋影管重视淡季练兵、休养生息,把这段时间用来提高服务水平,例如调试空调、备好薄毯、提供儿童座椅等。
影院依然需要继续活下去。用谭飞的话说:“影院是电影产业的终端,卖场没了,对电影产业的伤害很大。”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实习记者 胡伊文 实习生 刘锦宜 赵美淇 北京报道
编辑 向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