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个别楼盘玩起“0首付”,楼市平稳运行需防范“一放就炒”

红星新闻 2022-05-28 19:15

这种行为本身具有很大的法律风险,也很容易产生后续购房方面的信贷违约风险。

“外地户口不限购、单价打折、1成首付、送宝马车!”据媒体报道:这些天,在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板块,个别原价22000元/平方米的楼盘,现在9折后已经降到了19000元/平方米。当地一置业顾问对媒体表示,“要求的首付3成,一套房必须有50来万,如果首付贷30来万,那就等于首付18万左右了,再把车子抵扣17万,就相当于0首付了。”

看到这样的广告语,不免给人以恍如隔世之感——曾几何时,“零首付”宣传点燃了不少“买房客”与“炒房客”的梦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但随着“房住不炒”原则的确立,类似的广告宣传早已烟消云散。没想到,随着多地调整房贷政策,个别开发商又迫不及待地亮出“零首付”的杀手锏。

时移势易,如果说当初的“零首付”托起了一些人的买房梦,如今托起的很有可能只是一场噩梦。原因很简单,银行不存在“零首付”,放贷的基本前提是足额缴纳首付款。所谓“零首付”,无外乎三种情况:其一是开发商垫付,此种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二是开发商做假合同忽悠银行,敢如此操作的开发商也不多;最多的是第三种情况——开发商联系第三方金融机构为购房者提供小额贷款,高额利息是少不了的。无论哪一种情况,开发商都涉嫌在违法违规的边缘疯狂试探。更为重要的是,谁会天真地以为,开发商铤而走险只是为了替买房者“圆梦”?

“零首付”看似美好,但更需警醒的是,当房贷与小额贷叠加,还款压力能否承受?现实中,对“零首付”心存期待的买房者大多资金紧张,但因为“零首付”,他们却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背负更加沉重的债务,还要面对银行严格的审核,以及因违规而无法办理贷款的风险。所有这些,值得吗?

实际上,买房者拼力一搏的往往只是开发商急于脱手的“滞销货”。在多个出现“零首付”的地区,都无一例外位于城市远郊区域。这很容易理解,简单粗暴的“大甩卖”促销,往往是从最不容易出手的商品做起。由此,一方面可以刺激“下单”,快速回笼资金;另一方面可以试探政策走向,进而决定下一步的行动。经过这样一番倒手,开发商实际上是将资金风险转嫁给了购房者,同时还有一系列不可预知的风险。 

对于购房者来说,“零首付”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与吸引力,但归根到底,这种行为本身具有很大的法律风险,也很容易产生后续购房方面的信贷违约风险。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零首付”卷土重来也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提醒,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下,如何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防范楼市出现“一放就炒”的现象,也考验着决策智慧和管理能力。 

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有,那很可能是陷阱。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